首页
试卷库
试题库
当前位置:
X题卡
>
所有题目
>
题目详情
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6V,内阻r=1Ω,保护电阻R0=3Ω,滑动变阻器总电阻R=20Ω,闭合电键S,在滑片P从a滑到b的过程中,正确的是()
查看本题答案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中学综合素质(统考)《单项选择题》真题及答案
点击查看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测电源电动势E.及电阻丝R1的阻值实验器材有待测电源E.不计内阻待测电阻丝
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ε1=3Vε2=12V其内阻均可忽略R1=8ΩR2=4.4ΩR3=2Ω求
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动势E.=220V内阻r=1Ω当接入固定电阻R=4Ω时电路中标有3V6W的灯泡L和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动势E.=12V内阻r=1Ω外电路中电阻R1=2ΩR2=3ΩR3=7.5Ω电容器的
计算题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动势E1=6VE2=1V电源内阻不计电阻R1=1ΩR2=2ΩR3=3Ω试用支
某同学在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中得到的U.—I.图线如图所示.则电源的电动势E.=V内阻r=____
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动势E=20V内阻r=lΩ当接入固定电阻R=4Ω时电路中标有3V6W的灯泡L和内阻
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动势E.=20V内阻r=lΩ当接入固定电阻R=4Ω时电路中标有3V6W的灯泡L.和
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动势E.=20V内阻r=lΩ当接入固定电阻R.=4Ω时电路中标有3V6W的灯泡L.
计算题电路如图D-6所示已知R1=6ΩR2=4Ω电压表PV的读数U为3.6V电池的内阻r=0.4Ω试
由R1R2R3组成的串联电路已知电源电动势为12V内阻0.2ΩR1=4.8ΩR3=7Ω电阻R2为可变
如图所示是一种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电路已知R1=0.5ΩR2=1.5Ω当电键扳到1位置时电压表读数
如图所示为两个不同闭合电路中两个不同电源的U-I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电动势E.1=E2,短路电流I1>I2
电动势E.1=E2,内阻r1>r2
电动势E.1>E.2,内阻r1
当两电源的工作电流变化相同时,电源2的路端电压变化较大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动势ε1=1Vε2=2Vε3=3V电源内阻为r1=3Ωr2=2Ωr3=1Ω电阻R
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8V内阻r=1Ω电容器的电容C.=50μF.电R1=R2=3ΩR3=4Ω接通
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动势E.=110V电阻R1=21Ω电动机线圈的电阻R0=0.5Ω当电键S.断开时电阻
某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已知干电池的电动势约为1.5V内阻约2Ω电压表0~3
如图所示是一种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电路已知R1=0.5ΩR2=1.5Ω当电键扳到1位置时电压表读数
利用如入所示电路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小电阻r已知R1=R2=R3=1Ω电源内阻不计当电键K.断开时电压表
某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已知干电池的电动势约为1.5V内阻约1Ω电压表0~3
热门试题
更多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包括
制无定形硅伴有反应此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主要以传授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匀质光滑小球静止在内壁光滑的半球形碗底两球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F1每个小球对碗的压力大小均为F2若两小球质量不变而半径均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则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内容的一级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中设置的二级主题不包括以下哪项
下列不属于导入新课技能的构成程序的是
完成化学教学实施进行反思时不属于对化学教学资源内容进行反思的选项是
在感应电场中电磁感应定律可以写成式中E为感应电场的电场强度此式表明
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更有利于
学生化学成绩考核的方式方法有
某一列车其首端从站台的A点出发到尾端完全出站都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站在站台上A点一侧的观察者测得第一节车厢全部通过A点需要的时间为t1那么第二节车厢每节车厢都相同全部通过A点需要的时间为
学生通常有这样的经历被蚊虫叮咬时可用浓肥皂水涂抹可迅速止痒这是由于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以"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为例 1对本课内容进行板书设计 2谈谈化学课堂板书设计的类型及设计要求
化学学习中的三重表征是以下哪三种表征方式的融合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必要的基础的学生实验的规定下列选项中不是初中必须完成的化学实验是
下面是某教案备课库教师讲授"分子和原子"的教学片段 [演示实验]品红扩散实验 [提问]品红为什么消失整杯水为什么变红了 [播放动画]品红分子在水中扩散的微观过程 [讲解]其实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现象科学家们已利用科学技术证明了物质是由一些看不见的粒子构成的它们就是分子和原子 [结论]宏观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提问]水也是由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看不见为什么水却能看见 [投影]经测定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kg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个水分子 [得出结论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非常小 [讲述]从课堂开始的品红消失以及动画我们猜想分子是运动的但这并不能让我们信服下面我们用实验来探究一下分子的运动 [演示实验]氨水使铁树上的棉花小球依次变红 [提问]观察到什么现象氨水并没有与棉花上的酚酞接触棉花上的酚酞变红原因是什么以上实验得出什么结论呢 [得出结论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提问]若改变温度对分子运动有什么影响 [演示实验]把同样大小的糖放入同等质量的冷水和热水中 [得出结论3]_______ [演示实验]将两支量筒中各量50毫升的水和50毫升的酒精然后都倒入100毫升量筒中观察是否是100毫升呢 [提问]混合后的体积是两者之和吗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得出结论4]_______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能得出的结论3和结论4分别是什么 2在本课中探究式教学和接受式教学相比的优缺点 3结合本课简单谈谈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巩固应用环节常通过下列哪一种方式进行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工业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设计了问题--使用塑料制品对人类是有利还是有害有学生分别代表化工产品生产者消费者环保工作者就此问题发表观点这种教学方式属于
教科书的编写为了更好地落实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三维目标教科书选取了多样化的教学内容课程目标内容选取与内容组织之间有密切的内在联系 1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三维目标是什么 2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规定的5个一级主题分别是什么并简要说明5个主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如图所示一个三棱柱形透明物体横截面是直角三角形∠B=90°∠C=30°D是AC上的一点CD间距离为LAB间距离为2L一束平行于BC方向的光从AC面上的D点射入经BC面反射到AB的中点E透明物体的折射率为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阅读下列三段教案备课库教学中有关"金属的化学性质"的材料 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容标准""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认识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知道可用铁矿石炼铁" 材料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使用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的目录略 材料三某教师设计的"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片段 要求 1试确定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2说明本节课教师使用的教学思路 3对本节课内容进行课堂总结 4请对本课进行板书设计
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重点是培养学生的
化学教材不包括
中学物理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下面是一道力学检测题发现四个选项都有人选 题目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为一对平衡力的是 A.汽车的牵引力和汽车所受的重力 B.汽车所受重力和汽车对地面的压力 C.汽车的重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 D.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汽车所受摩擦力针对错误选项分析学生在物理知识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
某教师在考试中设计了下列试题部分学生的考试结果如下 【试题】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A.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B.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比较快 C.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 D.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考试结果】部分学生错选A或D 试根据上述解题过程及考试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本题正确答案为_______ 2本题的解题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学生解题错误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下列事实一定能说明HF是弱酸的是①常温下NaF溶液的pH大于7②用HF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③HF与NaCl不能发生反应④常温下0.1mol/L的HF溶液的pH为2.3⑤HF能与NaCO溶液反应产生CO气体⑥HF与水能以任意比混溶⑦1mol/L的HF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化学学习方法中的类推法是由已学知识通过迁移构建新知识的方法下列类比正确的是
学校中教师间的听评课是最常见的教学研讨活动其目的是
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一组是①液氨液氯干冰碘化银均为化合物②氢氟酸盐酸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③明矾小苏打醋酸次氯酸均为电解质④碘酒牛奶豆浆漂粉精均为胶体⑤Na2O2Na2CO3NaHCO3Na2SiO3均为钠盐
热门题库
更多
招警考试
幼儿教师资格总题库
小学教师资格
中学综合素质(统考)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统考)
中学教育学(省考)
中学教育心理学(省考)
中学体育与健康(统考)
中学语文(统考)
中学化学(统考)
中学物理(统考)
中学思想品德(统考)
中学历史(统考)
中学生物(统考)
中学美术(统考)
中学音乐(统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