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试卷库
试题库
当前位置:
X题卡
>
所有题目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一人以初速度υ0。竖直向上抛一个小球。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在上升过程中,从抛出到其动能减少一半所经过的()
查看本题答案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中学综合素质(统考)《单项选择题》真题及答案
点击查看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从离水平地面某一高度处以大小不同的初速度水平抛同一个小球小球都落到该水平地面上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
平抛初速度越大,小球在空中飞行时间越长
平抛初速度越大,小球落地时的末速度与水平地面的夹角越大
无论平抛初速度多大,小球落地时重力的瞬间功率都相等
无论平抛初速度多大,小球落地时的末动能都相等
如图所示空间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E.从倾角30°的斜面上
点平抛一带电小球,落到斜面上的
点,空气阻力不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将平抛初速度减小一半,则小球将落在AB两点的中点 B. 平抛初速度不同,小球落到斜面上时的速度方向与斜面间的夹角不同
平抛初速度不同,小球落到斜面上时的速度方向与斜面间夹角正切值一定相同,等于2tan30°
若平抛小球的初动能为6J,则落到斜面上时的动能为14J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质细线悬于O.点与O.点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P.点处有一个光滑的细
如图所示小球B放在真空容器A内球B的直径恰好等于正方体A的边长将它们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下列说法
若不计空气阻力,上升过程中,A对B有向上的支持力
若考虑空气阻力,上升过程中,A对B的压力向下
若考虑空气阻力,下落过程中,B对A的压力向上
若不计空气阻力,下落过程中,B对A没有压力
以初速度竖直上抛的小球若不计空气阻力在上升过程中从抛出到小球动能减少一半所经过的时间是_______
如图所示从倾角为θ的斜坡顶端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一小球不计空气阻力设斜坡足够长则小球抛山后离开斜坡的
如图所示离地面足够高处有一竖直的空管质量为2kg管长为24mM.N.为空管的上下两端空管受到竖直向上
如图所示用手把一个小球竖直向上抛出空气阻力不计当小球竖直向上运动的速度为v时请画出此时小球的受力示意
19分如图所示离地面足够高处有一竖直的空管质量为2kg管长为24mM.N.为空管的上下两端空管受到F
如图所示离地面足够高处有一竖直的空管质量为2kg管长为24mM.N.为空管的上下两端空管受到竖直向上
12分如图所示离地面足够高处有一竖直的空管质量为2kg管长为24mM.N.为空管的上下两端空管受到F
把一小球从离地高h离墙l处以某一水平初速度向光滑竖直墙掷去发生无机械能损失的碰撞后落在水平面上离墙2
如图所示一人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一个小球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在上升过程中从抛出到其动能减少一半所
如图所示离地面足够高处有一竖直的空管质量为2kg管长为24mM.N.为空管的上下两端空管受到竖直向上
14分如图所示离地面足够高处有一竖直的空管质量为2kg管长为24mM.N.为空管的上下两端空管受到F
如图所示离地面足够高处有一竖直的空管质量为2kg管长为24mM.N.为空管的上下两端空管受到F.=1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0.6kg的小球以某一初速度从P.点水平抛出恰好从光滑圆弧ABC的A.点的切线方向
19分如图所示离地面足够高处有一竖直的空管质量为2kg管长为24mM.N.为空管的上下两端空管受到F
如图所示离地面足够高处有一竖直的空管质量为2kg管长为24mM.N.为空管的上下两端空管受到竖直向上
将一小球以初速度为V.从地面竖直上抛后经过4s小球离地面高度为6m若要使小球竖直上抛后经2s到达相同
大于V
小于V
等于V
无法确定
热门试题
更多
化学教学设计过程中的背景分析通常不包括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和研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和形成能力的方法是
反应A+B→C△H0②X→C△H
请简述如何估算e的近似值使其误差不超过10-3
若在[ab]上连续在ab可导则在ab内
测定中出现下列情况属于随机误差的是
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其判断的形式是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内容包括5个一级主题每个一级主题由若干个二级主题构成下列属于二级主题的是
下列化学课题中属于以巩同知识技能为主的课型是
1请以元素为例试说明如何开展概念教学2试分析化学概念的学习对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功能
下列选项中实验仪器名称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下试判断直线与平面π3x-y+2z-1=0的位置关系并求出直线l与平面π的夹角正弦值
教师在讲授硫酸浓度改变其氧化性强弱会发生变化这一内容时可以挖掘的思想是
发现勾股定理的希腊数学家是
欧氏平面R2上的下列变换不是保距变换的是
学生数学学习评价主体应该是多元化请列举四种评价的主体并简述评价主体多元化的意义
简述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必修课程内容确定的原则和选修课程内容确定的原则
阅读下列三段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基础性要给学生提供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初步认识物质世界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 材料二教科书的知识结构体系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 材料三教科书"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所呈现的内容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绪言"教学片段的有关任务 1确定"三维"教学目标 2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3设计教学过程 4设计教学板书
掌上实验室由传感器和计算机技术整合而成下列叙述中不属于掌上实验室特点的是
设函数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Hans.Freudental认为人们在观察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运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来分析和研究客观世界的种种现象从客观世界的对象及其关系中抽象并形成数学概念法则和定理以及为解决实际问题而构造的数学模型等就是一种数学化的过程 1请举出一个实例并简述其"数学化"的过程 2分析经历上述"数学化"过程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抽象概括"能力的作用
教学目标设计是教学设计的核心环节某教师关于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一设计的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了解数列的定义理解数列的分类掌握数列的一种表示方法一通项公式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发现探索事物内在规律的能力和逻辑推导能力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考的品质和勇于创新的个性意志体验和感受数学美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习兴趣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请完成下列任务 1上述三维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相同吗存在什么问题简要回答 2"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存在什么问题简要回答 3关于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一给出你的教学目标设计 4结合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一说明设计教学目标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方程x5-1=0的5个根在复平面上是一个正五边形的顶点. 1求方程x4+x3+x2+x+1=0的四个复根中落在第一象限的那个根要求用根式表达提示做变量替换 2利用1的结论计算单位圆的内接正五边形的边长
现代化学课程发展的趋势是①重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②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③运用多媒体展示实验过程④强调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
案例 下面是某位高一数学教师教学偶函数时的教学片段请详细阅读然后回答问题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函数的基本性质--函数的单调性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函数的基本性质 边口述边板书课题函数的奇偶性 什么是偶函数呢 投影老师同时口述 定义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偶函数 师请同学们齐声朗读一遍 生大家一起朗读略 师好!从这个定义看偶函数有什么性质呢请同学们4~5人一组进行探索讨论和交流然后我们来交流探索结果 学生们纷纷结成4~5人一组开展小组学习大约经历了8分钟期间教师参与了部分小组的讨论和指导 师现在我们请各个小组汇报探索结果 问题 1该教师通过直接呈现偶函数定义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概念对此你有何看法并说明理由 2请对该教师的课堂提问作出评析
函数列与函数fx是在闭区间[ab]上有定义则在[ab]上{fn}一致收敛于fx的充要条件是
化学课程目标是为实现化学课程一定的教育目的而预设的结果反应一定时期的教育价值取向化学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不包括
在区间[01]中随机抽取两个数xy即xy服从[01]上的均匀分布求这两个数之差的绝对值小于的概率
设|A|=0α1α2是线性方程组Ax=0的一个基础解系Aα3=α3≠0则下列向量中不是矩阵A的特征向量的是
热门题库
更多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统考)
中学教育学(省考)
中学教育心理学(省考)
中学体育与健康(统考)
中学语文(统考)
中学化学(统考)
中学物理(统考)
中学思想品德(统考)
中学历史(统考)
中学生物(统考)
中学美术(统考)
中学音乐(统考)
中学信息技术(统考)
中学地理(统考)
中学数学(统考)
中小学美术教师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