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试卷库
试题库
当前位置:
X题卡
>
所有题目
>
题目详情
6.学者阎步克认为:以九品论人,盖源于汉末士林的月且品题之风。由于名士在汉末的重大影响,在士林舆论中得到好评者,朝廷州郡便争相辟举、唯恐不及。此材料反映
查看本题答案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高中历史《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真题及答案
点击查看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阅读材料 材料一 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
阅读材料 材料一 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
有文献记载九品中正制之设盖以论官吏优劣非为士族高卑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尤有乡论余
以官吏实绩对官吏进行优劣评定
曾经被士族门阀所控制
遭到了当时很多人的反对
一度以德才为主要依据,不注重家世门第
鲁迅说汉末士流最重品题.声名成毁决于片言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世卿世禄制度
察举制度
九品中正制度
科举制度
宋书卷九十四载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
能依据人才优劣确定品第
选官用人只注重门第出身
是士族地主垄断政权的工具
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和公正
材料一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氏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升降盖寡徒以凭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
有文献记载:九品中正制之设盖以论官吏优劣非为士族高卑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尤有乡论
以官吏实绩对官吏进行优劣评定
曾经被世族门阀所控制
遭到了当时很多人的反对
一度以德才为主要依据,不注重家世门第
2009年1月上海市青浦区高三期末西汉时期文人司马相如由于很有名望被汉武直接任命为政府官员这一制度是
世袭制
征召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我国官员从时开始是为九品十八级
汉
魏晋
北朝
唐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
魏文帝曹丕为魏王时三方鼎立士流播迁四人士农工商错杂详核无所延康六年吏部尚书陈群以选用不尽人员乃立九品
3)6)
2)4)
1)5)
3)4)
43.宋书卷九十四记载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
能依据人才优劣确定品第
选官用人只注重门第出身
是士族地主垄断政权的工具
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和公正
11.唐长孺说汉末大姓名士是魏晋土族的基础而士族的形成在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保证士族在政治上的世袭特权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
皇权承认了士族在政治上的特殊地位
士族成为魏晋君主__制度的威胁
士族与九品中正制是相伴而生的
阅读材料 材料一 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
苏东坡在论养士中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进行了总结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
三代时期只有受过教育的学者有从政的资格
“以客出仕”成为秦朝以前流行的做官途径
选官制度历经世官、察举和科举等阶段
汉代的中央官员主要来源于地方郡县
材料一 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氏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升降盖寡徒以凭借
材料一 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氏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升降盖寡徒以凭借
25.苏东坡说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材料中
世官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苏东坡说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材料中汉以后
世官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热门试题
更多
9.日本学者认为中国官制的一个特色是天子个人左右的微臣逐渐获得权力压倒了政府的大臣终于取而代之以下官职的设置符合这一特色的是
二.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此外刘邦为矫秦县之失策还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可在其封地上自置吏得赋敛——据樊树志国史概要等整理材料二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夫外郡者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摘编自经世大典叙录·官制请回答1据材料一论证汉承秦制这一历史命题结合所学指出刘邦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所造成的后果6分2据材料二元代设置了什么机构对地方实施行政管理简述其历史意义试用一句话概括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演变趋势8分
20.西方人曾将军机处翻译为OfficeofMilitarySecrets军事机密办公室该译法最能反映出军机处的
12.柳宗元封建论指出秦始皇建立帝国以郡县取代封建固然出自一己之私却成就了天下之公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批评皇帝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以满足君主一己之私以下对柳黄二人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3.明太祖朱元璋说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材料蕴含的制约思想
2.战国时期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表明受到冲击的制度是
中国民间及官方均有长兄如父冶小儿不及长孙冶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
36.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柳宗元封建论材料二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长民者指管理百姓的人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材料三行省虽然拥有经济军事行政等权力但这些权力都是元廷让渡给地方的最终的决定权还操控在中央的手中因此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这决定了它只能为朝廷集权服务而行省行政区划中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又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中国论文网材料四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请回答1材料一论述到的西周秦朝和汉初的三项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3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郡县之制的历史作用3分3据材料三说明元朝行省制度为什么能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2分4政治制度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但其本原精神仍可不变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材料四中的本原精神是指什么2分
4.秦汉时期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到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宋代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22.隋唐时实行的三省六部制中三省各司其职又互相牵制其工作程序应该是
5.据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载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国语•晋语曰同姓不婚惧不殖生异姓则世德异德则世类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以下对上面姓的几则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6.溥仪皇帝的退位诏书写道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这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份皇帝诏书也被称为新时代开始的一个重要见证是因为它
24.有学者说满族自己内部原本实行的是八旗旗主共议的氏族民主而不是汉文化的绝对君主制后来才废除了这种氏族民主形式实现了君主的__体制这种变化达到顶峰是
4.有历史学家这样总结古代的选官制度当子弟孱弱时君擢才卒伍道德沦丧取诸孝廉帝权危卵联姻门阀士族虚弊科举大彰这说明古代创新选官制度的根本目的是
33.15分材料明初地方机构沿袭元朝行省旧制洪武九年废行省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号称三司共同组成省级政权机构分别执掌行政司法和军事三司各司其职每遇大事布政使须再申报有关部门批准特别是遇到地方民变或动乱布按二司无权调动军队须向朝廷申报往往形成被动局面宣德八年朝廷发布设置巡抚的谕旨及至万历年间巡抚总领一省军民大政三司悉听节制的新体制已逐步形成但一般巡抚只是管辖一个省而在正德年间农民起义及倭寇入侵往往涉及数省于是明朝加派兵部尚书都察院御史以总督去总管数省总督一职出现督抚制度初步形成但是官方法定规章上仍以三司分治省政为主巡抚和总督始终是临时差派仍被视为京官清代总督巡抚正式演变成为省级最高地方行政长官并且有较为完备的机构建制——摘编自唐进中国国家机构史等1根据材料概括明朝督抚制度的内容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朝督抚制度的作用6分
3.有人称赞秦始皇说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曾有五帝所不及秦朝的统一对后世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26.【加试题】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说后代人单凭后代人自己所处的环境和需要来评判历史上以往的各项制度那只能说是一种‘时代意见’时代意见并非是全不合真理但我们不该单凭时代意见来抹杀以往的历史意见下列说法中与钱穆先生这段话观点最接近的是
公元前323年魏国将领公孙衍发起五国相王运动即魏韩赵燕中山五国互相承认对方君主王位并带动了中原各国国君纷纷称王这一事件直接
16.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创立者是
28.18分制度是强制执行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外国观察家们都被中华文明的久远性与稳定性所深深震撼19世纪中期在中国任职的英国领事官员T.T.Meadows根据他所获得的第一手观察资料对这些做出了以下解释其真正原因可归结为三个原则和一种制度这三个原则是1.以德治国优于凭武力治国2.选拔最有贤能的人为国家效力是实现国家的政治清明必不可少的条件3.如果君主道德败坏醉生梦死并由此导致__的暴政那么人民有权力处置这样的君主一种机制是公开选拔文官的科举考试制度——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自秦汉开始中央设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其主要职责是监察从汉武帝开始监察与行政相分离以行政区域划分为原则设十三州刺史监察地方开创我国巡视监察制度之先河自曹魏开始监察向组织机构化方向发展其标志是中央御史台的设立——卜宪群重视中国古代反腐倡廉经验材料三封建君主对官员的道德要求首先是忠其次才是廉而人治下的反腐倡廉难免具有主观随意性皇帝口含天宪出言即法随意性极大——于永军封建社会反腐败最终败在哪里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治国中选官制度的演变有何规律2据材料二归纳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3据材料三指出作者对封建社会反腐败的看法并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目前中国反腐倡廉的建议
6.2016年首都博物馆举行殷墟妇好考古发掘特展妇好作为商王的正妻之一生前深得信任和宠爱死后得以厚葬某观众据自己的观展记录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观展记录结论
7.中国古代实行的中央集权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其消极影响在于
2.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周王姓姬独居五十三这段材料说明西周分封制中分封的主要对象是
5.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9.钱穆认为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一致的朝代是
18.自秦朝__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后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就成为一个突出问题下图反映了皇帝与宰相关系的演变过程从图中可以判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14.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犹如须弥座托着太和殿的缩影这体现了古代中国的政治思想是
12西周初的一官员娶妻后这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后来他又续一妾为他生了聪明能干的儿子不久妻子又为他生了一个愚笨的儿子未料到这官员不幸殉职于是他的子女都想取得爵位和家业争执不休闹上官府你若是当时的青天判官裁决依据是
2.据三国志载公年190年春正月豫州刺史孔铀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等同时起兵各有数万兵力这反映了当时的刺史
27.明成祖设内阁作为其侍从顾问康熙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任职从中可以看出
热门题库
更多
高中数学
高中物理
高中信息技术
高中历史
高中生物
高中地理
高中政治思想品德
英语
语文
中石油职称英语
理工类
卫生类
综合类
国际货运代理师
报关水平测试
报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