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题卡 > 所有题目 > 题目详情

读“1996~2006年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及原煤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变化图”,回答第13—14题。 13.针对图中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的变化趋势,应采取的对策是( ...

查看本题答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基本持平  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石油需要大量进口  我国进口的能源只有石油  我国与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都是以煤炭为主  
以煤炭为主   以石油为主   天然气比重上升   原煤的比重下降 2. 有关.1978年到2007年我_能源生产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煤的生产量略有下降 B.原油生产下降幅度最大 C.非矿物能源增长两倍多 D.天然气生产增长约4倍 3. 图示所示我国原油生产构成下降,但总量增加,其原因是( ) A.原油的需求量减少 B.国际原油日益紧张 C.能源生产总量大增 D.新能源的大量使用  
煤炭出口量增加  原煤价格高导致消费量减少  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煤炭利用率提高  
煤炭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不断增大   石油的供需缺口不断加大   煤炭和石油的生产量同步增长   我国富煤少油的能源状况得到改善 2. 目前,改善我国能源现状的可行性措施是(  ) A.限制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 B.以煤炭代替石油,提高能源自给率 C.积极拓宽石油进口渠道 D.以新能源全面替代常规能源  
①②③   ①②④   ②③④   ①③④ 30、2000年以后图中两条折线的变化出现差异,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 A.煤炭出口量增加 B.原煤价格高导致消费量减少 C.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D.煤炭利用率提高  
煤炭出口量增加   原煤价格高导致消费量减少  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煤炭利用率提高  
煤炭消费总量大量减少    石油消费总量基本不变   天然气比重大幅增大   可再生能源总量增加 4.我国能源消费构成变化产生的明显影响是 A.二氧化碳排放减少 B.大气环境质量改善  C.能源生产成本增大 D.能源紧张状况缓解  
以煤炭为主   以石油为主  天然气比重上升   原煤的比重下降 6.有关1978年到2007年我国能源生产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煤的生产量略有下降B.原油产量下降幅度最大 C.非矿物能源增长了约2倍 D.天然气产量增长了约4倍 7.上图所示我国原油生产构成下降,但总量增加,其原因是: A.原油的需求量减少B.国际原油日益紧张 C.能源生产总量大增D.新能源的大量使用  
1998—2006年我国一直进口能源,没有出口能源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能源净进口量呈上升趋势  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在2006年达到最大值  图示大多数年份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大于消费总量  
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在2000年达到最大值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能源净进口量呈现上升趋势  1998~2006年期间我国一直进口能源,没有出口能源  图示大多数年份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小于消费总量  
原煤,原油,水电、核电和风电 ,天然气   原油,天然气,原煤,水电、核电和风电   天然气,原油,原煤,水电、核电和风电   原煤,水电、核电和风电,原油,天然气 17.下列措施中最能促进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是 A.利用我国煤炭资源优势,出口创汇 B.扩大进口渠道,增加对外能源依赖度 C.加大勘探力度,增加煤炭开采量 D.加快产业升级,推进清洁生产  
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基本持平  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石油需要大量进口  我国进口的能源只有石油  我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都是以煤炭为主  
我国能源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衡,与工业生产布局不协调  我国能源生产发展较快  现阶段,我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以煤炭为主  我国能源资源总量、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均位居世界前列,但人均数量较少  
eps" src="http://imggzdl.cooco.net.cn/files/down/test/2120/16/09/21/2120160921095337812086.files/image007.jpg"> 16.下列有关图示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前我国的能源生产量远大于消费量   我国水电生产增速最快   我国原煤生产和煤炭的消费量不断下降   我国天然气生产的剩余量最大,并大量出口 17.2000年以来,随着用电量剧增,我国煤炭富集地区的煤炭开发量进一步增加。下列有关煤炭的利用方式,合理的是 ①加大原煤向东部地区的直接销售力度 ②在煤炭产地发电,向东部地区销售电能 ③大力发展煤的气化、液化与化工业 ④提高东部地区煤炭消费比例,减轻石油危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8.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从图中可以看出,常规能源所占比重较大,而核电等新能源比重极小。目前我国正大力发展核电。我国大力发展核电可以 A.降低我国水能的发电总量 B.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C.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 D.解决东部地区能源短缺问题  

热门试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