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试卷库
试题库
当前位置:
X题卡
>
所有题目
>
题目详情
42.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不断发展,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材料...
查看本题答案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高中历史《河北省黄骅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真题及答案
点击查看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一书的内容中说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它表现在中央集
①②④
①②④
①③
①②③
下列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属于选官制度的是①郡县制②察举制③九品中正制④科举制⑤三省六部制⑥行省制
①②④⑥
②④⑤⑥
②③④⑤
②③④
中国古代地方官制的演变体现了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回答行省制度最早设立于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为各阶层的读书人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的朝代是
汉朝
南北朝
唐朝
宋朝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一书的内容中说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它表现为中央集
①②④
①②④
①③
①②③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选官制度是保证封建制度的重要举措历代统治者对此极为关注春秋以
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与这一中国古代社会现象相关的选官制度是
世官制
科举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4.下列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中以才能作为选拔标准的是
军功爵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某校在研究性学习中引用了下组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他研究的主题说明了
中国古代__主义不断加强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不断变迁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进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下列说法与科举制相一致的是
“世胄嗫高位,英雄沉下僚”
“平民社会,穷苦子弟,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立嫡以长不以贤”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对汉武帝实行的察举制度的认识正确的是
察举是汉朝选官的重要途径
察举的主要依据是门第族望
察举的主要内容是四书五经
察举的基本形式是分科考试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选官制度是保证封建制度的重要举措历代统治者对此极为关注春秋以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先秦主要实行官位世袭的制度②九品中正制属于察举制的发展仍
①②③④
①②③
①③④
①②④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特有的选官制度它正式开始于
汉朝
隋朝
唐朝
宋朝
列举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弊端
下列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属于选官制度的是①郡县制②察举制③九品中正制④科举制⑤三省六部制
①②③
②③④
③④⑤
①③④
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表述有误的是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重要体现
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发展的需要
杜绝了政治腐败和低效现象
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化,稳固了统治基础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一书的内容中说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它表现为中央集
①③④
①②④
①③
①②③
从察举制到科举制再到九品中正制反映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察举制三省六部制到科举制的发展反映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热门试题
更多
6.某同学在学习了必修Ⅰ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以后把古代中国君权与相权的斗争作为其探究课题为此他在网上搜集了下列史料你认为在其史料中与这位同学探究的课题关系最直接的是
10.某班学生看到易中天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一书的内容介绍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它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科举制唐因之宋创文官制文臣将兵制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于是就此展开了讨论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他们下列说法的对错甲同学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乙同学秦朝开创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管理地方的基础丙同学隋朝开始形成的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丁同学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标志着内阁的出现
2.每年清明时节了海外的炎黄子孙纷纷返乡寻根祭祖这种情结源于
2.下图是汉代画像石周公辅佐成王图几个同学就这幅图的历史内涵进行了推测其中推论与历史事实基本吻合的是
11.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说贵族政体和民主政体在中国古书上亦未尝无相类的制度他所说的民主政体可能是指
19.王国维秦郡考考证秦共有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推定秦有46郡这里的郡是秦
13.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然而封建之治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论者认为
23.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有一天问大臣天下谁人最快活有的人回答金榜题名有的人回答功成名就有的人回答子孙满堂明太祖听了都不以为然当听到一位叫万钢的大臣说畏法度者快活时却极为赞赏地点点头随后对其委以重任明太祖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主要原因是
9.明太祖曾作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明成祖设立了
7.__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最早体现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是
17.公元1302年元朝中书省批评各行省不详行体轻重无问巨细往往作疑咨禀以致文繁事弊甚非所宜要求各行省自主处事如非重要事情应自行解决元朝中书省这样做的目的是
5.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分封为诸侯的可能性最小
18.某地洪水为患消息上报朝廷后皇帝一方面交代工部尽快抢修溃决堤防勿使水患继续扩大另一方面责成户部尽快调度粮食运往灾区赈济灾民幕僚根据皇帝之意写成诏书经皇帝确认无误后直接送至工部户部等单位执行这反映的是哪个时期的制度
25.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种社会政治大转型主要是指
4.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引文中的两个制分别指
8.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所有的文件都必须由大臣审阅呈交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
15.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宋代这种情况突出反映了
22.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4.永乐九年1411公布关于杂剧的禁令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象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扮者同罪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这一禁令说明
6.下列是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的示意图其演化的先后顺序是①②③④
24.我国某旅行社在安排某项目旅游景点时写道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该景点最有可能是
14.假如你是一位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在招收研究生的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谈谈你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这一政策的理解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其中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是
20.汉末至唐代婚姻受门阀制度影响极大讲究门当户对士庶不婚宋代时婚姻不问阀阅士庶婚姻成为风俗这一婚姻观念的变化主要源于
21.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他指的制度是
地方行政制度是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二材料三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控制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中国政治制度史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在任用管理人员上的本质区别由此分析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在这方面的重要意义8分2材料二中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有何弊端4分3其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析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10分4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主要特点3分
2.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这里的国家政体指的是
20.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唐宋元明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通政司复社都察院风力水车②政事堂北门学士内作使绫匠高转筒车③枢密院土司木活字监察御史④中书门下三司使武经总要草市
9.高一某班同学自编自导了一部历史短剧剧中我国古代的一些著名帝王穿越历史隧道谈论起自己的丰功伟绩其中的台词有与史实不符的地方它是
12.明朝后期曾两度出任内阁首辅的叶向高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之威重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下列选项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16.清史稿·选举志撰乡会试考官房考监临知贡举监试提调之子孙及宗族例应回避雍乾间或另试或题由钦命另简大臣校阅乾隆九年停其例并受卷弥封誉录对读等官子弟戚族亦一体回避材料强调清代科举
热门题库
更多
高中物理
高中信息技术
高中历史
高中生物
高中地理
高中政治思想品德
英语
语文
中石油职称英语
理工类
卫生类
综合类
国际货运代理师
报关水平测试
报检员
物流员(四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