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题卡 > 所有题目 > 题目详情

下列有关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查看本题答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胶体金颗粒稳定、均匀地分散悬浮在液体中  电解质可使胶体金沉淀  较大颗粒的胶体金是橙黄色的  蛋白质有保护胶体金稳定性的作用  
淀粉溶胶中胶体微粒直径大小在1~100nm   区别胶体与溶液的最简单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   向烧杯中沸腾的蒸馏水里加几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可得氢氧化铁胶体   可以利用过滤操作来分离胶体粒子和溶液  
胶体微粒同其他微观粒子一样,在不停地运动着   光线穿过胶体时,出现明亮的光的通路   给Fe(OH)3胶体通电后发现一端电极附近颜色变深   胶体微粒能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从而使胶体带有一定电荷  
实验室可用丁达尔效应鉴别胶体与溶液    “雨后彩虹”既是一种自然现象又是光学现象,同时也与胶体有关    在溶有1mol Fe(OH)3的胶体中,含有N.A.个Fe(OH)3胶粒    分散质粒子大小介于1 nm~100 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  
HClO是弱酸,所以NaClO是弱电解质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根据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分散系可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浊液的分散质粒子大小介于溶液与胶体之间   “血液透析”原理与胶体的性质无关  
实验室可用丁达尔效应鉴别胶体与溶液   豆浆制豆腐是利用了胶体聚沉的原理   氢氧化铁胶体微粒带负电,通电时胶体微粒向直流动电源正极移动   配制氢氧化铁胶体时,可将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  
胶体金颗粒稳定、均匀地分散悬浮在液体中  电解质可使胶体金沉淀  较大颗粒的胶体金是橙黄色的  蛋白质有保护胶体金稳定性的作用  胶体金颗粒越小,其吸收波长越短  
淀粉溶胶中混有的氯化钠可以利用渗析的方法除去  向氢氧化铁胶体中逐滴滴入硫酸溶液,可以观察到先出现红褐色沉淀而后沉淀溶解形成澄清溶液  胶体介稳的主要原因是胶体带有电荷   可以利用丁达尔效应来鉴别胶体和溶液  
胶体粒子的大小通常在0.1~1 nm之间   阳光穿透清晨的树林时形成的光柱,是胶体的丁达尔效应的体现   可以通过过滤分离溶液和胶体   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会出现红褐色Fe(OH)3胶体  
实验室可用丁达尔现象鉴别胶体与溶液  豆浆制豆腐是利用了胶体聚沉的原理  氢氧化铁胶体微粒带正电,通电时胶体微粒向直流电源正极移动  分散质微粒粒度介于1nm ~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  
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直径大小在10-9m~10-7m之间  氢氧化铁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并沉降,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  丁达尔现象能用来区分胶体和溶液  用肉眼观察,均匀透明的分散系一定是溶液  
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胶体和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大小不同   生石灰、醋酸、纯碱、氯化钠对应的物质类别是氧化物、酸、碱、盐   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胶体金颗粒稳定均匀,可呈悬浮液状  电解质可以使胶体金沉淀  蛋白质可以使胶体金稳定  当胶粒彼此距离很近时可以导致胶粒合并变大  
用过滤的方法不能净化胶体   胶体稳定是由于胶体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向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稀盐酸,胶体先聚沉,后溶解   一束平行光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光亮通路  
溶液澄清透明,胶体浑浊不透明   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有电荷   光束通过溶液没有特殊现象,光束通过胶体有丁达尔效应   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粒子的运动无规律  
实验室用于鉴别胶体与溶液的方法是丁达尔现象   豆浆制豆腐是利用了胶体聚沉的原理   氢氧化铁胶体微粒带正电,通电时胶体微粒向直流电源正极移动   分散质微粒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  
石油裂解、煤的干馏、玉米制醇、蛋白质的变性和纳米银粒子的聚集都是化学变化   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发生丁达尔现象   漂白粉、水煤气、氨水、胶体均为混合物   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胶体金颗粒稳定均匀,可呈悬浮液状  电解质可以使胶体金沉淀  蛋白质可以使胶体金稳定  胶体金颗粒越大,其吸收波长越短  当胶粒彼此距离很近时可以导致胶粒合并变大  
向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中加入饱和NaCl溶液都不产生沉淀   用滤纸过滤分离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的混合物   FeCl3饱和溶液与NaOH浓溶液混合即可制备得到Fe(OH)3胶体
  
向Fe(OH)3胶体中逐滴滴入盐酸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溶解  
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带电荷  胶体是一种纯净物   胶体属于介稳体系  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热门试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