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随着给药剂量增加,药物消除可能会明显减慢,会引起血药浓度明显增加 苯妥英钠在临床上不属于治疗窗窄的药物,无需监测其血药浓度 苯妥英钠的安全浓度范围较大,使用时较为安全 制定苯妥英钠给药方案时,只需要根据半衰期制定给药间隔 可以根据小剂量时的动力学参数预测高剂量的血药浓度
血药浓度是指导临床用药的重要指标 通过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可以计算药动学参数 血药浓度与表观分布容积成正比 随着血药浓度的变化,药物的药理作用有时会发生变化 随着血药浓度的变化,中毒症状会发生变化
血药浓度与肝功能损害程度呈反比关系 血药浓度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指标 随着血药浓度的变化,药理作用会发生变化 随着血药浓度的变化,中毒症状会发生变化 依据用药后不同作用时间的血药浓度可以计算药动学参数
10μg/ml 15μg/ml 20μg/ml 251μg/ml 30μg/ml
尿排泄量增加,锂血药浓度降低 锂盐潴留而中毒 两者联用可引起甲状腺功能低下 锂中毒症状被掩盖 药效增强
用米氏方程表示,消除快慢只与参数Vm有关 用米氏方程表示,消除快慢与参数Km和Vm有关 用米氏方程表示,消除快慢只与参数Km有关 用零级动力学方程表示,消除快慢体现在消除速率常数k0上 用一级动力学方程表示,消除快慢体现在消除速率常数k上
血药浓度是指导临床用药的重要指标 通过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可以计算药动学参数 血药浓度与表观分布容积成正比 随着血药浓度的变化,药物的药理作用有时会发生变化 随着血药浓度的变化,中毒症状会发生变化
随着血药浓度的变化,药物的药理作用有时会发生变化 随着血药浓度的变化,中毒症状会发生变化 血药浓度是指导临床用药的重要指标 通过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可以计算药动学参数 血药浓度与表观分布容积成正比
0.75~lmmol/L 0.7~lmmol/L 3.0mmol/L 1.75~3.0mmol/L 1.7~3.0mmol/L
10μg/ml 5μg/ml 2μg/ml 20μg/ml 15μg/ml
通过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可以计算药动学参数 血药浓度与表面分布容积成正比 血药浓度是指导临床用药的重要指标 随着血药浓度的变化,药物的药理作用有时会发生变化 随着血药浓度的变化,中毒症状会发生变化
药物的胃肠吸收增加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减少 药物代谢酶出现饱和 药物消除途径发生改变 患者出现肾功能损害
用米氏方程表示,消除快慢只与参数Vm有关 用米氏方程表示,消除快慢与参数Km和Vm有关 用米氏方程表示,消除快慢只与参数Km有关 用零级动力学方程表示,消除快慢表现在消除速率常数Ko上 用一级动力学方程表示,消除快慢体现在消除速率常数k上
轻度中毒 血药浓度20~40μg/ml 血药浓度超过40μg/ml 血药浓度超过50μg/ml 慢性中毒
轻度中毒时有恶心、呕吐、上腹剧痛、吞咽困难等 当服药过量,血中浓度大于80μg/ml时即可出现急性中毒症状 急性中毒症状有眼球震颤、复视、共济失调等 血浓度超过50μg/ml时则可发生严重的昏睡以至昏迷状态 慢性中毒可致小脑萎缩和精神障碍
20μg/ml 30μg/ml 40μg/ml 50μg/ml 60μg/ml
3.5mg/(kg·d) 5.0mg/(kg·d) 4.0mg/(kg·d) 4.35mg/(kg·d) 5.6mg/(kg·d)
低浓度下,表现为线性药物动力学特征:剂量增加,消除半衰期延长 低浓度下,表现为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特征:不同剂量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高浓度下,表现为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特征:AUC与剂量不成正比 高浓度下,表现为线性药物动力学特征。剂量增加,半衰期不变 高浓度下,表现为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特征:血药浓度与剂量成正比
3.5mg/(kgd) 40mg/(kg-d) 4.35mg/(kgd) 5.0mg/(kgd) 5.6mg/(kg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