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题卡 > 所有题目 > 题目详情

采用排水砂垫层法进行软土处理,是在路堤底部地面上铺设一层较薄的洁净中,粗砂砂层,砂的含泥量不应大于( )。

查看本题答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浅层水平排水  渗水  沉降  双面排水  
砂垫层  塑料排水带  塑料排水管  真空薄膜  
当地下水影响路堤稳定时,应采取拦截引排地下水或在路堤底部填筑渗水性好的材料等措施  地面横坡缓于1:5时,清除地表草皮、腐殖土后,可直接在天然地面上填筑路堤  地面横坡为1:5~1:2.5时,原地面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应小于0.5m  当基岩面上的覆盖层较薄时,可直接在天然地面上填筑路堤  填石路堤基底在非岩石地基上,填筑填石路堤时,可直接在天然地面上填筑路堤  
在软土层顶面铺砂垫层,主要起深层纵向排水作用  反压护道是在路堤填土部分填筑一定宽度和高度的护道  超载预压是进行预压的荷载超过设计的道路工程荷载  反压护道适用于路堤高度不大于1.5~2倍的极限高度  土工布铺设于路堤底部,在路基自重作用下受拉产生抗滑力矩,提高路基稳定性  
在处理后的地面上铺设不小于500mm的坚硬粗粒材料的压实势层  在处理后的地面上铺设不小于300~500mm的坚硬粗粒材料的压实垫层  C.在处理后的地面上铺设不小于200~300mm的坚硬粗粒材料的压实垫层  D.不需铺设垫层  
地表有树根草皮、腐殖土时应预清除  路堤基底范围内由于地表水或地下水影响路基稳定时,应采取拦截、引排等措施  路堤基底范围内由于地表水或地下水影响路基稳定时,也可采取在路堤底部填筑透水性较差材料的措施  基底土密实、地面横坡较缓时,路堤可直接填筑在天然地面上  水田、湖塘地段的路堤应采取排水、清淤、换填、掺灰等措施进行基底处理  
清除地表草皮、腐殖土后,可直接在天然地面上填筑路堤  当基岩面上的覆盖层较薄时,宜先清除覆盖层再挖台阶  原地面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应小于2m  填石路堤基底在非岩石地基上,填筑填石路堤时,可直接在天然地面上填筑路堤  泉眼或露头地下水,应按要求,采取填堵措施后方可填筑路堤  
地表有树根草皮、腐殖土时应予清除  路堤基底范围内由于地表水或地下水影响路基稳定时,应采取拦截、引排等措施  路堤拦截范围内由于地表水或地下水影响路基稳定时,也可采取在路堤底部填筑透水性较差材料的措施  基底土密实,地面横坡较缓时,路堤可直接填筑在天然地面上  水田、湖塘地段的路堤应采取排水、清淤、换填、掺灰等措施进行基底处理  
( 排水加砂井对软土进行预压排水  ( 地基处理方法如:砂桩、碎石桩等  ( 路堤两侧设置反压护道,以使路堤稳定  ( 桥的形式通过  
当软土层厚度较小时,一般可采用全部挖除换填的方法;当软土层厚度较大时,可采用部分挖除换填的方法  在常年积水;排水困难的洼地,软土呈流动状态,且厚度较薄时,可采用抛石挤淤法  当软土层较厚、稠度较大、路堤较高且施工工期紧迫时,可采用爆破排淤法  由于爆破排淤法先填后爆的方法易于控制,工效较高,对于软土较薄的情况也应当优先采用  
施工前应验槽,先将基底浮土、淤泥、杂物清除干净,基槽(坑)的边坡必须稳定,防止塌方  人工级配的砂、石材料,应按级配拌和均匀,再行铺填夯(压)实  砂垫层和砂石垫层的底面宜铺设在同一标高上,如深度不同时,施工应按先深后浅的程序进行  分层分段铺设时,接头应做成斜坡或阶梯形搭接,每层错开1.5~2.0m,并注意充分捣实  采用砂石垫层时,为防止基坑底面的表层软土发生局部破坏,应在基坑底部及四侧先铺一层砂,然后再铺一层碎石垫层  
当用于消除粉细砂及粉土液化时,宜采用锤击沉管成桩法  砂桩可采用沉管法,填料粒径不宜大于10mm  施工前应进行成桩工艺试验,试桩数量不应少于2根  黏性土地基宜从中间向外围或间隔跳打进行  碎(砂)石桩施工后,应将基底标高下的松散层挖除或碾压密实,并在其上铺设一层300~500mm厚的碎石垫层  
排水加砂井对软土进行预压排水   地基处理方法如:砂桩、碎石桩等   路堤两侧设置反压护道,以使路堤稳定   桥的形式通过  
楼面上铺设地毯  采用弹性垫层  设置吊顶  采用较薄的结构板  
软土层稍厚但具有双面排水条件的地基  软土层及其硬壳较薄  路堤高度小于两倍极限高度  路堤高度不大于1.4~2倍的极限高度  软土表面渗透性很低的硬壳  

热门试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