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试卷库
试题库
当前位置:
X题卡
>
所有题目
>
题目详情
已知有限数列 4 5 , 9 10 , 16 17 , 25...
查看本题答案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高中数学《数列的通项公式》真题及答案
点击查看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已知数列{an}是递增的等比数列a1+a5=17a2a4=16则公比q=
﹣4
4
﹣2
2
已知数列{an}是等比数列且an>0a2a4+2a3a5+a4a6=25那么a3+a5=
)5 (
)10 (
)15 (
)20
已知数列是正项等差数列若则数列也为等差数列.类比上述结论已知数列是正项等比数列若=则数列{}也为等比
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则该数列前11项和为
58
88
143
176
已知{an}为等差数列若a3+a4+a8=9则a5=
3
4
5
6
等比数列{an}中已知a1=2a4=16.I.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Ⅱ数列{bn}是等差数列a3=
已知{an}为等差数列则S.9等于
4
5
6
7
已知数列中1求的值2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3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已知数列满足1求证数列为等比数列2求数列的前项和
已知数列是等差数列且数列是等比数列且则
1
5
10
15
已知数列123456按如下规则构造新数列12+34+5+67+8+9+10则新数列的第n项为____
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则
一定是等差数列
一定是等比数列
或是等差数列,或是等比数列
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
已知等比数列{an}中a3a11=4a7数列{bn}是等差数列且b7=a7则b5+b9等于
2
4
8
16
已知数列{an}是等比数列且an>0公比q≠1则a1+a8与a4+a5的大小关系是
a1+a8>a4+a5
a1+a8≥a4+a5
a1+a8
a1+a8≤a4+a5
已知数列{an}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且公比q<1则4a5-3a3与a1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
已知数列{an}是首项a1=4的等比数列且4a1a5-2a3成等差数列则其公比q等于_______.
2017年·上海宝山区一模如果一个数列由有限个连续的正整数组成数列的项数大于2且所有项之和为N那么
已知数列是等差数列且又则=
1
4
5
6
已知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2且a2a4a5成等比数列则a2=
-4
-6
-8
8
已知各项不为0的等差数列数列是等比数列且=
2
4
8
16
热门试题
更多
已知数列 a n 的前 n 项和 S n = n 2 + 1 则 a 1 =______.
对于 n ∈ N * 将 n 表示为 n = a k × 2 k + a k - 1 × 2 k - 1 + ⋯ + a 1 × 2 1 + a 0 × 2 0 当 i = k 时 a i = 1 当 0 ≤ i ≤ k - 1 时 a i 为 0 或 1 .定义 b n 如下在 n 的上述表示中当 a 0 a 1 a 2 ⋯ a k 中等于 1 的个数为奇数时 b n = 1 否则 b n = 0 .1 b 2 + b 4 + b 6 + b 8 =______;2记 c n 为数列 b n 中第 m 个为 0 的项与第 m + 1 个为 0 的项之间的项数则 c n 的最大值是_____.
如图某人在塔的正东方向上的 C 处在与塔垂直的水平面内沿南偏西 60 ∘ 的方向以每小时 6 千米的速度步行 1 分钟后到达 D 处在点 D 处望见塔的底端 B 在东北方向上.已知沿途塔的仰角 ∠ A E B = α α 的最大值为 60 ∘ .1该人沿南偏西 60 ∘ 的方向走到仰角 α 最大时走了几分钟2求塔高.
已知数列{ a n }的首项 a 1 = 1 且 a n = 2 a n - 1 + 1 n ≥ 2 则 a 5 为
据气象部门预报在距离某码头正西方向 400 km 处的热带风暴中心正以 20 km/h 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距风暴中心 300 km 以内的地区为危险区则该码头处于危险区内的时间为
设数列 a n 的前 n 项和为 S n .若对任意正整数 n 总存在正整数 m 使得 S n = a m 则称 a n 是 H 数列. 1若数列 a n 的前 n 项和 S n = 2 n n ∈ N * 证明 a n 是 H 数列 2证明对任意的等差数列 a n 总存在两个 H 数列 b n 和 c n 使得 a n = b n + c n n ∈ N * 成立.
把正整数按一定的规律排成如图所示的三角形数表设 a i j i j ∈ N * 是位于这个三角形数表中从上往下数第 i 行从左往右数第 j 列的那个数如 a 42 = 8 若 a i j = 198 则 i 和 j 的和为
在平面四边形 A B C D 中 ∠ B = ∠ D = 3 4 ∠ C = 90 ∘ B C = 2 A D = 3 则 C D = ___________.
如图一辆汽车在一条水平的公路上向正西行驶到 A 处时测得公路北侧一山顶 D 在西偏北 30 ∘ 的方向上行驶 600 m 后到达 B 处测得此山顶在西偏北 75 ∘ 的方向上仰角为 30 ∘ 则此山的高度 C D = ________ m .
在正三角形 A B C 的边 A B A C 上分别取 D E 两点使沿线段 D E 折叠三角形时顶点 A 正好落在边 B C 上在这种情况下若要使 A D 最小求 A D : A B 的值.
在数列 a n 中 a 1 = - 2 a n + 1 = 2 a n + n 则 a 3 =
某市电力部门在今年的抗雪救灾的某项重建工程中需要在 A B 两地之间架设__电线因地理条件限制不能直接测量 A B 两地距离.现测量人员在相距 3 km 的 C D 两地假设 A B C D 在同一平面上测得 ∠ A C B = 75 ∘ ∠ B C D = 45 ∘ ∠ A D C = 30 ∘ ∠ A D B = 45 ∘ 如图假如考虑到电线的自然下垂和施工损耗等原因实际所需电线长度大约应该是 A B 距离的 4 3 倍问施工单位至少应该准备多长的电线
如图在斜度一定的山坡上的一点 A 测得山顶上一建筑物顶端 C 对于山坡的斜度为 15 ∘ 向山顶前进 100 m 后又从点 B 测得斜度为 45 ∘ 假设建筑物高 50 m 设山对于地平面的斜度 θ 则 cos θ = ____________.
如图在一条海防警戒线上的点 A B C 处各有一个水声监测点 B C 两点到 A 的距离分别为 20 千米和 50 千米某时刻 B 收到发自静止目标 P 的一个声波信号 8 秒后 A C 同时接收到该声波信号已知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 1.5 千米/秒.1设 A 到 P 的距离为 x 千米用 x 表示 B C 到 P 的距离并求 x 的值2求 P 到海防警戒线 A C 的距离.
已知数列 a n 前五项为 0.125 0.125 0.25 0.75 3 则 a 8 = _________.
如图游客从某旅游景区的景点 A 处下山至 C 处有两种路径.一种是从 A 沿直线步行到 C 另一种是先从 A 沿索道乘缆车到 B 然后从 B 沿直线步行到 C .现有甲乙两游客从 A 处下山甲沿 A C 匀速步行速度为 50 m/min .在甲出发 2 min 后乙从 A 乘缆车到 B 在 B 处停留 1 min 后再从 B 处匀速步行到 C .假设缆车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 130 m/min 山路 A C 长为 1260 m 经测量 cos A = 12 13 cos C = 3 5 .1求索道 A B 的长2问乙出发多少分钟后乙在缆车上与甲的距离最短
对于数列 a n 如果存在一个最小的常数 T T ∈ N * 使得对任意的正整数恒有 a n + T = a n 成立则称数列 a n 是周期为 T 的周期数列.设 m = q T + r m q T r ∈ N * 数列前 m T r 项的和分别记为 S m S T S r 则 S m S T S r 三者的关系式为_______.
若数列 ⋯ a -2 a -1 a 0 a 1 a 2 ⋯ 满足 a n = a n − 1 + a n + 1 3 n ∈ Z 则称 a n 具体性质 A 1若数列 a n b n 具体性质 A k 为给定的整数 c 为给定的实数以下四个数列中哪些具有性质 A ? 请直接写出结论 ① { − a n } ② { a n + b n } ③ { a n + k } ④ { c a n } . 2若数列 a n 具有性质 A 且满足 a 0 = 0 a 1 = 1 . ⅰ直接写出 a - n + a n n ∈ Z 的值 ⅱ判断 a n 的单调性并证明你的结论 3若数列 a n 具有性质 A 且满足 a -2004 = a 2015 求证存在无穷多个整数对 l m 满足 a l = a m l ≠ m .
一船自西向东匀速航行上午 10 时到达一座灯塔 P 的南偏西 75 ∘ 距灯塔 68 海里的 M 处下午 2 时到达这座灯塔的东南方向 N 处则该船航行的速度为.
飞机的航线和山顶在同一个铅直平面内已知飞机的高度为海拔 15000 m 飞机沿水平方向飞行如图在 A 处测得正前下方地面目标 C 的俯角为 30 ∘ 向前飞行 20000 m 到达 B 处此时测得正前目标 C 的俯角为 75 ∘ 则地面目标的海拔高度为___________ m 取 3 = 1.732
如图为了估测某塔的高度在同一水平面的 A B 两点处进行测量在点 A 处测得塔顶 C 在西偏北 20 ∘ 的方向上仰角为 60 ∘ 在点 B 处测得塔顶 C 在东偏北 40 ∘ 的方向上仰角为 30 ∘ .若 A B 两点相距 130 m 则塔的高度 C D = __________ m .
已知数列 2008 2009 1 -2008 ⋯ 这个数列的特点是从第二项起每一项都等于它的前后两项之和则这个数列的前 2014 项之和 S 2014 等于
已知扇形 O A B O 为顶点圆心角 ∠ A O B = 60 ∘ 半径为 2 cm 在弧 A B 上有一动点 P 由 P 引平行 O B 的直线和 O A 相交于 C ∠ A O P = β 求 △ P O C 的面积的最大值以及此时的 β 值.
已知数列{ a n }满足 a 1 = 1 a n + 1 = 2 a n + 1 n ∈ N * 则 a 5 =
已知{ a n }的通项为 a n = 3 n - 11 若 a m + 1 a m + 2 a m 为数列{ a n }中的项则所有 m 的取值集合为___________.
如图游客从某旅游景区的景点 A 处下山至 C 处有两种路径.一种是从 A 沿直线步行到 C 另一种是先从 A 沿索道乘缆车到 B 然后从 B 沿直线步行到 C .现有甲乙两位游客从 A 处下山甲沿 A C 匀速步行速度为 50 m/min .在甲出发 2 min 后乙从 A 乘缆车到 B 在 B 处停留 1 min 后再匀速步行到 C .假设缆车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 130 m/min 山路 A C 长为 1260 m 经测量 cos A = 12 13 cos C = 3 5 .1求索道 A B 的长2问乙出发多少分钟后乙在缆车上与甲的距离最短3为使两位游客在 C 处互相等待的时间不超过 3 min 乙步行的速度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内
将全体正整数排成一个三角形数阵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 ⋅ ⋅ ⋅ 按照以上排列的规律第 n 行 n ⩾ 3 从左向右的第 3 个数为__________.
设 S n = 1 n + 1 n + 1 + 1 n + 2 + 1 n + 3 + + 1 n 2 n ∈ N * 当 n = 2 时 S 2 =
如图游客从某旅游景区的景点 A 处下山至 C 处有两种路径一种是从 A 处沿直线步行到 C 处另一种是先从 A 处沿索道乘缆车到 B 处然后从 B 处沿直线步行到 C 处.现有甲乙两位游客从 A 处下山甲沿 A C 匀速步行速度为 50 m / min .在甲出发 2 min 后乙从 A 处乘缆车到 B 处在 B 处停留 1 min 后再从 B 处匀速步行到 C 处.假设缆车的速度为 130 m / min 山路 A C 长为 1 260 m 经测量 cos A = 12 13 cos C = 3 5 .1问乙出发多长时间后乙在缆车上与甲的距离最短2为使甲乙在 C 处互相等待的时间不超过 3 min 乙步行的速度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内
如图已知正方形 A B C D 的边长为 1 P Q 分别为边 A B D A 上的点设 ∠ B C P = α ∠ D C Q = β 若 △ A P Q 的周长为 2 则 α + β =
热门题库
更多
高职技能
职业道德
育婴师
基础知识
生活照料
保健与护理
教育实施
指导与培训
多选题
判断题
职业道德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
房地产经纪综合能力
育婴师
经济师
环保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