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分铸道直径为1mm 采用栅栏式铸道 储金球直径不能少于10mm 总铸道直径为1.5mm 分铸道长度应大于20mm
有利于熔模料熔化后外流,燃烧及挥发 便于合金液快速充满型腔 使熔模位于铸型的热中心部位 便于切割铸道 铸道宜少不宜多,宜粗不宜细,宜弯不宜直,宜短不宜长
有利于熔金的流动 补偿铸金冷却后体积的收缩 使熔金容易流入铸模腔内 保护铸金温度 起助流针的作用
铸道太长 铸道过细 铸圈温度过低 合金投入量不足 储金球在热中心处
1.0~2.0mm 1.5~2.0mm 2.5mm 3mm 5~10mm
铸道太长 铸道过细 铸圈温度过低 合金投入量不足 储金球在热中心处
主铸道上,避开铸圈热中心区 主铸道上,位于铸圈热中心区 分铸道上,避开铸圈热中心区 分铸道上,位于铸圈热中心区 铸件蜡型的四周
有利于熔金的流动 补偿铸金冷却后体积的收缩 使熔金容易流入铸模腔内 保持铸金温度 起助流针的作用
0.5~1.0mm 1.5~2.0mm 2.5~3.0mm 3.5~4.0mm 4.5~5.0mm
将铸道口设置在熔模中心的上方 将铸道口设置在熔模中心的下方 将铸道口设置在熔模中心的前方 将铸道口设置在熔模中心的后方 将铸道口设置在熔模中心的侧方
主铸道上,避开铸圈热中心区 主铸道上,位于铸圈热中心区 分铸道上,避开铸圈热中心区 分铸道上,位于铸圈热中心区 铸件蜡型的四周
将铸道口设置在熔模中心的上方 将铸道口设置在熔模中心的下方 将铸道口设置在熔模中心的前方 将铸道口设置在熔模中心的后方 将铸道口设置在熔模中心的侧方
有利于熔金的流动 起助流针的作用 使熔金容易流入铸模腔内 保持铸金温度 补偿铸金冷却后体积的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