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试卷库
试题库
当前位置:
X题卡
>
所有题目
>
题目详情
设数列{bn}的前n项和为Sn,且bn=2﹣2Sn;数列{an}为等差数列,且a5=14,a7=20. (1)求数列{bn}的通项公式; (2)若cn=an•bn(n=1,2,3…),Tn为数列...
查看本题答案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高三上学期数学《2015-2016学年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高三(上)期中数学试卷(文科)》真题及答案
点击查看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已知{an}是等差数列公差为d首项a1=3前n项和为Sn.令cn=-1nSnn∈N*{cn}的前20
已知点1是函数fx=axa>0且a≠1的图象上一点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为fn-c数列{bn}b
在数列{an}中已知a1=2an+1=4an-3n+1n∈N*.1设bn=an-n求证:数列{bn}
已知函数fx=logaxa>0且a≠1若数列2fa1f2fan2n+4n∈N*成等差数列1求数列{a
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点nSn在函数y=2x+1-2的图象上.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a1=1an+1=2Sn+1n∈N*等差数列{bn}满足b3=3b5=9
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满足8Sn=+4an+3n∈N*且a1a2a7依次是等
已知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S3=a4+6且a1a4a13成等比数列.Ⅰ求数列{
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10n-n2n∈N*又bn=|an|n∈N*求数列{bn}的前n项和
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有a1=2Sn=2an-2.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2若bn=na
已知正项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an和Sn满足4Sn=an+12n=1231求{an}的通项公
设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对任意的正整数n都有an=5Sn+1成立记bn=1求数列bn的通项公式2记
已知数列{an}的各项均为正数前n项和为Sn且Sn=n∈N*.1求证数列{an}是等差数列2设bn=
设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a1=3且an+1=2Sn+3数列{bn}为等差数列且公差d>0b1+
设{an}是公比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1=2a3=a2+41求{an}的通项公式;2设{bn}是首项为1
数列{an}的前n项和记为Sna1=t点Snan+1在直线y=3x+1上n∈N*.1当实数t为何值时
已知{an}是首项为19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Sn为{an}的前n项和.1求通项公式an及Sn2设{b
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满足a1=2Sn-4Sn-1-2=0n≥2n∈Z..Ⅰ求数列{an
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Sn=2n2+nn∈N*数列{bn}满足an=4log2bn+3n
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满足Sn+n=2ann∈N*.1证明数列{an+1}为等比数列并求
热门试题
更多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如图所示一辆轿车在机动车道上由南向北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已知机动车道的宽度D=4m轿车长度3m宽度1.6m假设行驶中轿车始终位于机动车道的正中间有一人骑自行车匀速横穿机动车道.已知自行车长1.8m前轮行至非机动车道与动车道交界处的C点时与轿车沿南北方向的距离S=20m.假设双方都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在轿车开到时恰好通过自行车速度至少
①如图1所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N其分度值为N.图中的示数为N.②如图2所示一物体放在斜面上重15N对斜面的压力为12N用力的示意图画出这两个力.
在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过程中说法错误的是 A.弹簧测力计只能测竖直方向上的力 B.拉力不得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值 C.使用过程中弹簧指针不得与外壳有摩擦 D.使用前指针要“调零”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测出细铜丝的直径完成下面的器材和步骤. 1实验器材铜丝铅笔. 2实验步骤 ①将铜丝缠绕20圈在铅笔上 ②用测量铜丝的总宽度D并记录在表格中. ③根据计算铜丝直径d并记录在表格中.
解方程 +=4
如图所示将盛有水的试管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用酒精灯加热烧杯.在1标准气压下当烧杯里的水沸腾后仍继续加热试管里的水能到达100℃吗能沸腾吗为什么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拍摄到的同一个小球从左向右运动的频闪照片.关于小球各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阅读从传声筒到移动通信回答下面问题.从传声筒到移动通信装置简介两个非常粗的传输声音的金属管在空中盘成螺旋状布置在展区的两个不同位置相距大约十几米长图左上角就是其螺旋状的管路之一.两个传输声音的金属管分别为听筒管路和话筒管路两个传输声音的金属管端口分别是听筒和话筒如图1所示.就像人打电话一样用话筒说话用听筒听声音如图所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所产生逐渐向各方向扩展这就是声波.声波的基本参数是频率f波长和波速.波长是波形图中相邻波峰或波谷的距离如图2所示这三者的关系是v=λf.电话的出现要归功于贝尔早期电话机的原理为说话声音为空气里的复合振动可传输到固体上通过电脉冲于导电金属上传递.手机这种移动通信工具在同步地球卫星协助下能使通信范围几乎覆盖地球上每个角落.1传声筒的展示项目形象地向观众展示了当一名观众在管路一侧发声管路中的产生震荡另一侧的观众能够听到传输的声音两人可进行对话.2以下应用或工具利用传声筒原理的是A.医生给病人看病用的听诊器B.水杯琴C.天坛回音壁D.超声波医学检查3一列声波从空气中传入水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波速变大频率增大B.波速变小频率不变C.波速变大波长变长D.波速变小波长变长.
甲乙两车沿公路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车的运动路程是乙车的3倍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2倍则它们运动的时间之比t甲t乙是
如图所示某学校的同学在科学实践课中组装的一套模拟海水蒸馏的装置.用酒精灯给试管①中的海水加热使海水沸腾过一会儿在试管②中玻璃管下端会出现这是采用了方法使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个过程是的选填“吸热”或“放热”.
下面物质中具有熔点的是
在一次爆破中用了一条90cm长的引火线来使装在钻孔里的炸药爆炸引火线燃烧的平均速度是0.6cm/s点火者点着引火线后以8m/s的平均速度跑开求1引火线的燃烧时间2点火者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点200m远的安全地区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
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物体距透镜5cm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当物体距透镜1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也应使光屏远离透镜 D.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透镜焦点移动的过程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打击乐器用不同力度敲击同一编钟的相同位置所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判断下列各式哪个是分式方程为什么1x+y=52=34=05+2x=5
图所示是小阳测平均速度时的实验过程. 1实验过程中在保证小车下滑前提下应使斜面坡度较选填“大”或“小”这样做的目的是方便. 2前半段平均速度v1后半段平均速度v2全程平均速度v将它们从小到大排序. 3根据图中所记录的时间及测量的距离可知小车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是m/s.
把一小块某金属固体放在手心很快就变成了一颗晶莹的液珠就像荷叶上的水珠.通过这﹣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月球对它表面附近的物体也有引力这个力大约是地球对地面附近同一物体引力的.若一个连同随身设备共120kg的航天员到达月球表面.地球上g取10N/kg求①航天员在地球上的重力是多少牛②月球对他的引力约是多少牛
如图所示是透镜的截面图其中是凸透镜是凹透镜填序号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成员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学习了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后提出如下问题“木炭与一氧化铅化学式为PbO反应生成铅的同时产生的气体一定全部为二氧化碳吗”请你和他们一起对产物中气体的成分进行研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1[猜想]甲同学认为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为二氧化碳. 乙同学认为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为一氧化碳. 丙同学认为反应产生的气体既有二氧化碳又有一氧化碳. 2[设计实验]根据各自的猜想他们共同设计了实验如图示他们在实验中进行了规范操作和细致的观察. 3[现象与结论]提示CO会使新鲜鸡血变色 如果甲同学猜想正确装置BC中的实验现象是 如果乙同学猜想正确装置BC中的实验现象是 如果丙同学猜想正确装置BC中的实验现象是. 4此实验装置有不足之处请你对该装置进行改进具体措施是 5根据上述实验及学习的木炭与CuOFe2O3的反应请你归纳出单质碳的一项重要用途是 .
解方程 =
图甲所示的温度计的示数为图乙所示的体温计的示数为.
解下列方程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有一种药瓶的瓶盖为凸透镜可以用来观察说明书调整瓶盖与说明书的距离看到的情形如图甲乙丙所示则瓶盖与说明书之间的距离最小最大选填“图甲”“图乙”或“图丙”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萘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是为了使试管中的萘受热而且萘的温度上升较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除图甲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有. 3萘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给萘加热到8min末试管中的萘所处的物态是态. 4由图乙的图象可知萘是一种.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由于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通常用字母表示.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热门题库
更多
高三上学期数学
高一下学期英语
教案备课库
高一上学期生物
高一下学期生物
高二上学期数学
高二上学期物理
高二上学期英语
高二上学期生物
高二下学期数学
高二上学期化学
高二下学期物理
高三下学期物理
高三上学期物理
高三上学期生物
高三上学期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