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30~50cm 患者带管下床需提高引流瓶平腰部水平,以避免碰倒或打碎引流瓶 应保证胸腔闭式引流管接水封瓶的长玻璃管置于液面上2~3cm 术后初期每30~60min向水封瓶方向挤压引流管1次,促进引流 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的最直接的方法是观察玻璃管水柱是否随呼吸波动,正常水柱上下波动3~5cm
引流管内有阻塞 引流管扭曲 引流管受压 体位不当 肺复张良好
肺膨胀良好 引流管有堵塞 患侧肺不张 呼吸道不通畅 并发支气管胸膜瘘
水封瓶长玻管在水下3〜4cm, 水封瓶长玻管在水下3〜4cm, 水封瓶长玻管在水下4〜6cm, 水封瓶长玻管在水下4〜6cm, 水封瓶长玻管在水下2~3cin,
应保证胸腔闭式引流管接水封瓶的长玻璃管置于液面上2~3cm 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30~50cm 患者带管下床需提高引流瓶平腰部水平,以避免碰倒或打碎引流瓶 术后初期每30~60min向水封瓶方向挤压引流管1次,促进引流 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的最直接的方法是观察玻璃管水柱是否随呼吸波动,正常水柱上下波动3~5cm
引流管位置过高 引流管漏气 引流管内有阻塞 引流管受压 肺复张良好
保持水封瓶玻璃管侵入水中2cm 引流瓶低于胸壁60~100cm 平卧位 更换时夹闭引流管 引流管滑脱马上重新插入
肺膨胀良好 引流管打折 患侧肺不张 呼吸道不通畅 并发支气管胸膜瘘
引流管内口位置不当 引流管不通畅 患者肺膨胀良好 引流瓶位置过低 引流管伸入水面过深
应立即用血管钳夹闭引流管,用手将其折叠后捏紧 及时用手指捏压伤口 立即反折引流管,再接水封瓶 通知医生,根据病情拔除引流管
水封瓶长玻管在水下 3~4cm,水封瓶低引流口 60cm 水封瓶长玻管在水下 3~4cm,水封瓶低引流口 40cm 水封瓶长玻管在水下 4~6cm,水封瓶低引流口 30cm 水封瓶长玻管在水下 4~6cm,水封瓶低引流口 60cm 水封瓶长玻管在水下 2~3cm,水封瓶低引流口 50cm
引流24小时后 引流48小时后 呼吸困难有所缓解时 未见引流瓶冒出气泡后 未见引流瓶冒出气泡后1~2天后,患者无气急时
胸腔闭式引流瓶长玻璃管应没入水中3-4cm。 水封瓶内的水柱一般波动幅度在4~6厘米表示引流通畅。 术后患者若血压平稳,应采取半卧位。 24小时引流液量少于100ml,脓液少于20ml,胸片显示肺膨胀良好、患者无呼吸困难,即可终止引流考虑拔管。 胸腔闭式引流瓶的位置应保持低于胸腔40~60厘米。
应用三联止血药 输血、输液抗休克治疗 胸部CT检查 更换闭式引流管 做好术前准备,开胸止血
水封瓶长玻管在水下 3~4cm,水封瓶低引流口 60cm 水封瓶长玻管在水下 3~4cm,水封瓶低引流口 40cm 水封瓶长玻管在水下 4~6cm,水封瓶低引流口 30cm 水封瓶长玻管在水下 4~6cm,水封瓶低引流口 60cm 水封瓶长玻管在水下 2~3cm,水封瓶低引流口 50cm
将引流管重新插入胸腔 立即用无菌纱布覆盖 紧急呼救 手指捏紧引流口皮肤,勿使进气 急送手术室行手术治疗
保持水封瓶长玻璃管没入水中3~4cm 引流瓶应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60~100cm 观察水柱波动,正常上下波动范围大于6cm 观察引流瓶中有无气体溢出 记录24小时的引流量
肺膨胀良好 引流管有堵塞 患侧肺不张 呼吸道不通畅 并发支气管胸膜萎
肺膨胀良好 引流管有堵塞 患侧肺不张 呼吸道不通畅 并发支气管胸膜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