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试卷库
试题库
当前位置:
X题卡
>
所有题目
>
题目详情
男性,46岁。素体瘦弱,因过饮过食,4~5日大便未行。现脘腹胀痛,烦满拒按,不思饮食,小便短赤,舌质红,苔厚腻,脉沉数有力。 此例便秘系()
查看本题答案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中医妇科(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真题及答案
点击查看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男54岁素体瘦弱暴食致大便4~5天未行脘腹胀痛痞满拒按不思饮食小便短赤舌质红苔厚腻脉沉数有力治疗应首
生大黄、当归、熟地黄
生大黄、枳实、厚朴
生地黄、沙参、麦冬
生大黄、火麻仁、郁李仁
生大黄、茯苓、神曲
男性46岁素体瘦弱因过饮过食4~5日大便未行现脘腹胀痛烦满拒按不思饮食小便短赤舌质红苔厚腻脉沉数有力
大黄炭
熟大黄
酒制大黄
生大黄
制大黄粉
以下治法何者最宜
行气豁痰
补养气血
活血顺气
补气回阳
顺气开郁
患儿男性2岁因过食虾仁而出现腹胀嗳气食欲减退口臭大便3日未行来诊患儿平素喜食肉食舌质红苔黄厚腻 可选
槟榔
山楂
神曲
莱菔子
枳实
大黄
男性46岁素体瘦弱因过饮过食4~5日大便未行现脘腹胀痛烦满拒按不思饮食小便短赤舌质红苔厚腻脉沉数有力
继续服用泻下药
服完剩余药物后停药
停止服用泻下药
继续服药,并增加补益药
以上均非
患儿男性2岁因过食虾仁而出现腹胀嗳气食欲减退口臭大便3日未行来诊患儿平素喜食肉食舌质红苔黄厚腻 治疗
消乳丸
保和丸
健脾丸
肥儿丸
八珍丸
枳实导滞丸
附子理中丸
辨证属
气厥
血厥
痰厥
食厥
暑厥
患者女45岁近日因过食肥腻出现脘痞腹胀呕恶痰涎苔白腻脉滑多因
食滞胃脘
湿热蕴脾
脾胃虚弱
饮停于胃
痰湿中阻
患儿2岁素喜肉食2天前过食海鲜后出现腹胀嗳气食欲减退口中秽气重大便3天未行舌质红苔黄腻其治法是
健脾化积
通腹泄热
消食导滞
清肝理脾
理气和中
患者女53岁食少纳呆餐后脘腹坠胀身体瘦弱短气乏力治疗应首选的药物是
枳实
木香
香附
陈皮
青皮
男性46岁素体瘦弱因过饮过食4~5日大便未行现脘腹胀痛烦满拒按不思饮食小便短赤舌质红苔厚腻脉沉数有力
附子、干姜
当归、熟地
火麻仁、郁李仁
硫黄、半夏
厚朴、枳实
患者女性3岁半因系人工喂养从小体弱多病此次病咳嗽已历月余咳吐少量清稀白痰咳甚时有喘呕神疲食少声低气短
热门试题
更多
患者女30岁痛经经血夹有大量血块过食肉食后出现脘腹疼痛嗳腐吞酸查大便见有蛔虫卵下肢有疥癣瘙痒难忍 该患者首选的消食药是
患者男35岁平素吸烟咳嗽痰多易咯饮食睡眠皆佳舌脉均可处方含多味中药 不属于十八反内容的药物组合是
脾阳虚弱带下过多的主症有
可用于治疗外感型产后发热的方剂有
患者女30岁怀孕4个月现双侧膝关节疼痛遇寒加重无红肿无变形舌淡苔薄白脉沉紧 如患者伴随有胎动不安腰膝酸软疼痛宜配伍
十二经脉气血流注周而复始如环无端其流注交接有一定次序 十五络是指十二经脉再加上
妊娠恶阻的证型包括
患者女24岁产后头项强痛发热恶寒牙关紧闭口角抽动面呈苦笑继而项背强直角弓反张舌淡红苔薄白脉弦大而浮 其证候为
患者女30岁产后出现寒战高热热势不退小腹拒按恶露量少色暗气臭秽伴心烦口渴尿少色黄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其证候为
患者男35岁平素吸烟咳嗽痰多易咯饮食睡眠皆佳舌脉均可处方含多味中药 治疗中不宜使用的配伍关系是
患者女35岁产后50天自觉乏力自汗少气懒言面色苍白舌质淡脉细弱处方中有党参黄芪当归茯苓山药甘草 关于上述药物的药性理论正确的是
患者男25岁须发早白小便带血热痛口臭舌红苔薄黄脉滑数 针对须发早白宜首选的药物是
血瘀型产后身痛的临床表现有
诊治崩漏主要应分析的方面有
患者女30岁产后出现寒战高热热势不退小腹拒按恶露量少色暗气臭秽伴心烦口渴尿少色黄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其首选方剂为
痛经的常见证型有
恶露不尽的病因病机是
肝郁气滞型缺乳的主症包括
患者女60岁习惯性便秘多年伴有小便不利舌红苔薄脉缓 治疗宜首选
邪入少阳型经行感冒的主症是
患者女24岁产后头项强痛发热恶寒牙关紧闭口角抽动面呈苦笑继而项背强直角弓反张舌淡红苔薄白脉弦大而浮 其治法为
下列病症中哪些与肝郁气滞有关
患者女35岁产后50天自觉乏力自汗少气懒言面色苍白舌质淡脉细弱处方中有党参黄芪当归茯苓山药甘草 下列各项属于地道药材的是
带下过多的辨证在于辨别
胎动不安的诊断依据是
月经过多的治疗大法是
十二经脉气血流注周而复始如环无端其流注交接有一定次序 十四经流注是在十二经脉流注的基础上再加上
解放后由于中西医共同努力妇产科取得成绩有
阴疮又称
患者女30岁痛经经血夹有大量血块过食肉食后出现脘腹疼痛嗳腐吞酸查大便见有蛔虫卵下肢有疥癣瘙痒难忍 该患者首选的杀虫药是
热门题库
更多
中医肛肠(医学高级)
中医骨伤科(医学高级)
中医内科(医学高级)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医学高级)
中医全科(医学高级)
中医推拿(医学高级)
中医外科(医学高级)
中医眼科(医学高级)
中医针灸(医学高级)
中医护理(医学高级)
儿科护理(医学高级)
妇产科护理(医学高级)
护理学(医学高级)
内科护理(医学高级)
外科护理(医学高级)
急救护理(医学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