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题卡 > 所有题目 > 题目详情

肉眼观察浓缩血小板,下列一项描述不正确

查看本题答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淡黄色云雾状  无纤维蛋白析出  无黄疸、气泡  无重度乳糜出现  上清液体澄清  
国内以200ml的全血分离制备的血小板定义为1U  1U浓缩血小板含量≥2.0×1010  红细胞混入量≤1.0×109  白细胞残留量≤2.5×108  容积为25~35ml  
血小板聚集是血小板的一种重要的止血功能  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见于高凝状态和(或)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  血小板聚集功能减低分为获得性和遗传性  瓣膜移植术后血小板聚集能力减低  心肌梗死时血小板聚集能力增高  
抑制血小板、上皮细胞和红细胞摄取周围腺苷  使血小板内环磷酸腺苷(cAMP)增多  使血小板内环磷酸腺苷(cAMP)减少  常用于肾病综合征的抗凝治疗  刺激血小板的腺苷酸环化酶  
当血小板计数>100×109/L时可以不输  血小板计数<50×109/L时应考虑输注  当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9/L之间,应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决定  血小板输注应缓慢进行,以免引发过敏反应  产妇的血小板低于50×109/L时不一定输血小板  
可形成大囊泡或肺大疱  灰白色  质较硬  指压后的压痕不易消退  
国内以200ml的全血分离制备的血小板定义为1U  1U浓缩血小板含量≥2.0×1010  红细胞混入量≤1.0×109  白细胞残留量≤2.5×108  容积为25~35ml  
血小板破坏过多  血小板生成减少  血小板生存时间正常  血小板寿命缩短  血小板功能异常  
血浆中  血小板与红细胞之间  血浆与红细胞交界处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以上都不正确  
国内以200ml的全血分离制备的血小板定义为1U  1U浓缩血小板含量≥2.0×1010  红细胞混入量≤1.0×109  白细胞残留量≤2.5×108  容积为25~35ml  
血库取血后应尽早输注  输注前2位护士“三查八对”  输注前后均需给予少量生理盐水  输注速度20~30滴/min  输注中注意观察患者反应  
菌斑是无色、柔软的物质  肉眼不易辨认菌斑的存在  菌斑显示剂可使菌斑染色  菌斑是牙周病的主要病因刺激物  菌斑会在去除12小时后在牙面重新形成  
国内以200ml的全血分离制备的血小板定义为1U  1U浓缩血小板含量≥2.0×10  红细胞混入量≤1.0×10  白细胞残留量≤2.5×10  容积为25~35ml  
淡黄色云雾状  无纤维蛋白析出  无黄疸、气泡  无重度乳糜出现  上清液体澄清  
血管壁的损伤  血小板减少  肝素类物质增加  肝脏制造凝血物质减少  DIC的发生  
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加  红细胞聚集叠加增多  白细胞粘着、贴壁、嵌塞  血小板聚集  血浆粘度增大  
血小板计数<50x10/L时应考虑输注  当血小板计数在50~100x10/L之间,应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决定  当血小板计数>100x10/L时可以不输  血小板输注应缓慢进行,以免引发过敏反应  产妇的血小板低于50x10/L时不一定输血小板  
国内以200ml的全血分离制备的血小板定义为1U  1U浓缩血小板含量≥2.0×10  红细胞混入量≤1.0×10  白细胞残留量≤2.5×10  容积为25~35ml  
血小板减少  凝血时间延长  出血时间延长  血块收缩不良  血清凝血酶原消耗不良  
血尿为全程性  血尿常无痛性  不会出现肉眼血尿  血尿常伴有蛋白尿或管型  以上都不是  

热门试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