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300~600mm; 600~800mm; 400~700mm; 500~800mm。
工程地质测绘的范围应包括库址区及坝肩地段 可采用综合测井查明覆盖层层次,测定土层密度 勘探点间距宜采用50~100m 岩土试验时,第四系地层主要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组数累计不应小于11组
在已选定的建筑场址上选择天然地基是建筑工程中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任务之一 工程地质勘察必须按勘察阶段的要求,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是获取建筑场地及其有关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的原始资料和工程地质论证 在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应注重各种工程地质勘察方法的运用,无论是哪一个工程地质勘察阶段都应采用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来获得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工程地质测绘 工程地质物探及勘探 工程地质试验(室内、室外) 工程地质长期观测
现场地表状况描述 测试点布设图 成孔点土壤类别 测试24h内工程地点的天气状况等
(A) 踏勘阶段岩溶勘察应以搜集资料为主 (B) 初测阶段岩溶地区条件复杂的大中桥,每个工点的控制性钻孔不应少于3孔 (C) 初测阶段宜对与线路有关的暗河、大型溶洞、岩溶泉进行连通试验 (D) 定测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中,应阐明岩溶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及处理原则、提出施工阶段需进行岩溶勘察的地段和工作内容
工程所在城市区域土壤氡浓度或土壤表面氡析出率测定历史资料 土壤氡浓度或土壤表面氡析出率平均值数据 区域土壤中氡浓度调查报告 工程建筑场地土壤中氡浓度或土壤氡析出率测定
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阶段应与规划阶段相适应 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应以勘探,测试工作为主 《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由建设部批准,为行业标准 总体规划勘察应对规划区内各场地的稳定性和工程建设适应性作出评价
地震区地质调绘前应搜集活动断裂、区域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和地震破坏变形的历史资料 地震区进行可液化土勘察时,测试孔间距不宜大于100m 地震区场地评价时,对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大于或等于0.1g的地区,应划分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型 踏勘阶段地震区资料编制时,应在工程地质说明中阐述沿线地震动参数的划分情况及划分依据、方案比选意见及对下阶段工程勘察工作的建议
20~40mm; 30~50mm; 40~60mm; 50~60mm。
工程地质钻探 工程地质钻探和工程物探 工程地质测绘和地面物探 工程地质测绘和工程地质试验
踏勘阶段岩溶勘察应以收集资料为主 初测阶段岩溶地区条件复杂的大中桥,每个工点的控制性钻孔不应少于3孔 初测阶段宜对与线路有关的暗河、大型溶洞、岩溶泉进行连通试验 定测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中,应阐明岩溶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及处理原则、提出施工阶段需进行岩溶勘察的地段和工作内容
踏勘阶段泥石流勘察应以搜集资料为主 定测阶段泥石流的测试应根据工程设计需要确定测试项目 定测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中,除应阐明泥石流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及处理原则外,尚应提出下阶段工程地质勘察的建议 泥石流地区初测阶段编制综合资料时,对详细工程地质图宜采用1:2000~ 1: 5000比例尺,并应标明泥石流范围界线
(A) 踏勘阶段泥石流勘察应以搜集资料为主 (B) 泥石流地区初测阶段编制综合资料时,对详细工程地质图宜采用1:2000~1:5000比例尺,并应标明泥石流范围界线 (C) 定测阶段泥石流的测试应根据工程设计需要确定测试项目 (D) 定测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中,除应阐明泥石流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及处理原则外,尚应提出下阶段工程地质勘察的建议
踏勘阶段泥石流勘察应以收集资料为主 泥石流地区初测阶段编制综合资料时,对详细工程地质图宜采用1:2000~1:5000比例尺,并应标明泥石流范围界线 定测阶段泥石流的测试应根据工程设计需要确定测试项目 定测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中,除应阐明泥石流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及处理原则外,尚应提出下阶段工程地质勘察的建议
取样测试过程描述 测试方法 土壤氡浓度测试结果 测试天气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