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液面负荷2.5~32m3/(m2·h) 导流筒(第二絮凝室)的有效高度3~4m 回流水量为进水流量的3~5倍 池底斜壁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宜小于45°
增大进水流量 投加 N、 P 等营养料 降低进水流量 加强预曝气
增大进水流量 投加N、P等营养料 降低进水流量 加强预曝气
液面负荷2.5~32m3/(m2·h) 导流筒(第二絮凝室)的有效高度3~4m 回流水量为进水流量的3~5倍 池底斜壁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宜小于45°
上浮式澄清池 机械加速澄清池 脉冲澄清池 水力循环澄清池
该池充分利用了回流泥渣的絮凝作用,集混凝、泥水分离于一体 设计的回流泥渣流量是进水的3~5倍 随水流进入澄清池的泥渣停留时间是1.2~1.5h 清水区去除的最小颗粒沉速≥0.8~1.0mm/s
中层排泥 出水回流 适宜的降低进水流量 增加进水流量
上浮式澄清池 机械加速澄清池 脉冲澄清池 水力循环澄清池
曝气沉砂池应适用于大、中型污水处理厂污水流量较大的情况 计算公式中的流量均为污水最大设计流量 设计中应注意进水口与出水口的布置问题,进水方向与池中旋流方向一致 出水方向与进水方向垂直,并设置挡板
第一次混合及反应区的搅拌速度 回流泥渣浓度及回流量 适宜的加药点地选择 出水流速
控制好进水 COD浓度,应经常巡回检查配水池 pH、温度; 控制好进水流量,通过阀门随时调节废水量; 控制好进气量,通过阀门调节进气流量,使配水池搅拌混合均匀; 控制好进水水质,使进水废水的 COD在 1000mg/L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