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炉气离开转炉炉口进入气化冷却烟道,在炉口处会混入一部分空气,空气中O2/与炉气中CO燃烧生成CO2,空气中N2就留在气体中 在转炉内氧气与铁水中的碳燃烧生成的碳化物(CO+CO2)以及少量H2和Nz等气体,在离开转炉炉口时的气量,它是工艺计算的基础 在整个吹炼过程中,只有当气体中的CO含量达到30%~40%以上,含O2量在1%~2%以下时的烟气,才能作为转炉煤气回收,是煤气储配站设计的基础条件 炉气离开转炉吹炼过程中,空气中O2与炉气中CO燃烧生成CO2,是转炉烟气净化回收系统的设计的基础
CO2可用作气体燃料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碳酸水”的pH小于7 大气层中CO2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
容器Ⅰ、Ⅱ中正反应速率相同 容器Ⅰ、Ⅲ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同 容器Ⅰ中CO 的物质的量和容器Ⅱ中的一样多 容器Ⅰ中CO 的转化率与容器Ⅱ中CO2 的转化率之和小于1
和酸反应放出等量的CO2所消耗的酸比Na2CO3少 相同温度下溶解度比NaCO3要大 热稳定性比Na2CO3小 NaHCO3只能和酸作用不能和碱作用
都能通过化合反应实现 都能通过置换反应实现 都能通过和单质反应实现 变化前后都有元素的化合价的改变
0~1 min,v(CO)=1 mol·L-1·min-1;1~3 min时,v(CO)=v(CO2) 当容器内的压强不变时,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且<1 3 min时温度由T1升高到T2,则Q>0,再达平衡时=4.7 5 min时再充入一定量的CO,a、b曲线分别表示n(CO)、n(CO2)的变化
吸收CO2后产生水和热 吸收CO2后产生碳酸钙 主要成分为NaOH 吸收CO2后变白 吸收CO2后变硬
镁着火时不能用CO2灭火器进行灭火 该反应中,CO2是氧化剂 该反应中各元素的存在形态均发生了改变 该反应说明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
采用细丝 CO2 气体保护焊时, 为等速送丝配合平特性电源 采用粗丝 CO2 气体保护焊时, 为等速送丝配合平特性电源 采用细丝 CO2 气体保护焊时, 为等速送丝配合陡降特性电源 采用粗丝 CO2 气体保护焊时, 为等速送丝配合陡降特性电源
CO2可用作气体燃料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碳酸水”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大气层中CO2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
酸性HY>HX 结合H+的能力Y->CO>X->HCO 溶液的碱性:NaX>Na2CO3>NaY>NaHCO3 HX和HY酸性相同但比H2CO3弱
脱羧产生CO2,释放出电子 脱羧产生CO2和氢原子 释放出氢原子和电子 脱羧放出ATP 脱羧产生CO2,释放出ADP
0~1min,v(CO)=1mol/(L·min);1~3min时,v(CO)= v(CO2) 当容器内的压强不变时,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且 3min时温度由T1升高到T2,则可判断Q.>0 5min时再充入一定量的CO,n(CO)、n(CO2)的变化可分别由a、b曲线表示
CO2、CO都能用于灭火 二者的组成元素相同,密度也相同 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CO不能 CO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不需要进行尾气处理
等质量的CO和CO2,CO和CO2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14 等质量的Al和Mg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H2的质量相等 等质量的NaHCO3和MgCO3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CO2的质量相等 等质量的质量分数均为4%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充分反应,所得溶液显中性
NaCl、SiO2、CO2、Na Na、NaCl、CO2、SiO2 CO2、Na、NaCl、SiO2 SiO2、NaCl、Na、CO2
容器I.、II中正反应速率相同 容器I、III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同 容器I.中CO 的物质的量比容器II中的少 容器I.中CO 的转化率与容器II中CO2 的转化率之和小于1
镁着火时不能用CO2灭火器进行灭火 该反应中,CO2是氧化剂 该反应中各元素的存在形态均发生了改变 该反应说明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
CO和CO2均具有可燃性 CO和CO2均能与水反应 CO和CO2的密度均大于空气的密度 CO和CO2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