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沉降容积比在0~1之间 沉降曲线陡峭,说明混悬剂处方设计良好 絮凝度越小,絮凝效果越好 糖浆主要用于内服混悬剂的助悬剂 混悬剂的制备有分散法和凝聚法
沉降容积比是指沉降物的容积与沉降前混悬剂的容积之比 沉降容积比也可用高度表示 《中国药典》规定口服混悬剂在3h的F值不得低于0.9 F值越小混悬剂越稳定
溶液型合剂应澄清,无颗粒 乳剂型合剂应外观均匀,不分层 胶体型合剂不得有凝聚或分层 混悬型合剂颗粒细腻,分布均匀 混悬型合剂振摇后1小时内不分层
F值在0~1之间 F值越小说明混悬剂越稳定 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口服混悬剂在3小时的F值不得低于0.9 F值越大说明混悬剂越稳定 混悬剂的沉降容积比(是指沉降物容积与沉降前混悬剂/容积的比值
沉降容积比越大混悬剂越稳定 沉降容积比越小混悬剂越稳定 重新分散试验中,使混悬剂重新分散所需时间越短,混悬剂越稳定 絮凝度越小混悬剂絮凝效果越好 ζ电位在20~25mV时,混悬剂呈絮凝状态
混悬剂属于粗分散体系 混悬剂所用分散介质大多数为水,不可用植物油 混悬剂主要适用于难溶性药物制成液体制剂 使用前需要摇匀后才可使用 混悬剂应放在低温避光的环境中保存,避免其发生不可逆的变化
指沉降物的容积与沉降前混悬剂的溶积比 可以用来比较混悬剂的稳定性 可以用来评价助悬剂和絮凝剂的效果 若沉降容积比越小,则混悬剂越稳定 可以用来评价处方设计中的有关问题
沉降溶剂比越小,混悬剂就越稳定 优良的混悬剂在贮存后再振摇,沉降物应能很快重新分散 混悬剂中微粒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混悬液的稳定性 絮凝度是比较混悬剂絮凝程度的重要参数 在混悬剂制备时常加入稳定剂,包括润湿剂、助悬剂、絮凝剂、反絮凝剂。
溶液剂吸收速度大于混悬剂 胶囊剂吸收速度大于混悬剂 片剂吸收速度大于包衣片 胶囊剂吸收速度大于包衣片 胶囊剂吸收速度大于片剂
混悬微粒越大混悬剂越稳定 沉降容积比越大混悬剂越稳定 重新分散试验中,使混悬微粒重新分散所需翻转次数越多混悬剂越稳定 絮凝度越小混悬剂越稳定 浊度越大混悬剂越稳定
F值在0~1之间 F值越小说明混悬剂越稳定 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口服混悬剂在3小时的F值不得低于0.9 F值越大说明混悬剂越稳定 混悬剂的沉降容积比(F)是指沉降物容积与沉降前混悬剂/容积的比值
使混悬剂重新分散所需次数越少,混悬剂越稳定 沉降容积比越小混悬剂越稳定 混悬药物与分散介质密度差越大混悬剂越稳定 混悬剂絮凝度越大混悬剂越稳定 混悬剂粒子越小混悬剂越稳定
制备成混悬剂后可产生一定的长效作用 毒性或剂量小的药物应制成混悬剂 沉降容积比小说明混悬剂稳定 絮凝度越大,混悬剂越稳定 干混悬剂有利于解决混悬剂在保存过程中的稳定性问题
沉降容积比越大,混悬剂越稳定 混悬剂具有缓释作用 絮凝度大的混悬剂稳定性差 混悬剂应有良好的再分散性 混悬剂的微粒半径一般在10mμ以上
颗粒大小要适宜 一般供肌肉注射 可以是油混悬液 不得有肉眼可见的浑浊 贮存过程中不结块
滴眼剂是用于眼部的无菌药物溶液或混悬液 多剂量包装的滴眼剂可加抑菌剂 单剂量包装的滴眼剂可加抑菌剂 滴眼剂是一种无菌制剂,对等渗不要求 正常人的泪液pH为7.3~7.5,眼睛的耐受范围在pH5.0~9.0之间
混悬剂中的药物以固体微粒的形式存在,可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混悬剂中的难溶性药物的溶解性低,从而导致药物的溶出速度低,达到长效作用 F值在0~1之间,F值愈小混悬剂愈稳定 β值愈大,絮凝效果愈好,混悬剂的稳定性愈高 混悬剂相比于固体制剂更加便于服用
混悬型注射剂可用于椎管注射 混悬型注射剂粒径应控制在25μm以下 制备时应加入润湿剂,助悬剂 若药物需在机体内定向分布或发挥长效作用,可制成混悬型注射剂 混悬型注射剂不得用于椎管注射
用絮凝度预测混悬剂的稳定性 用絮凝度可评价絮凝剂的絮凝效果 絮凝度是比较混悬剂絮凝程度重要参数,以β表示 β值越大絮凝效果越好 β值越小絮凝效果越好
属于均相液体制剂 服用前摇匀 混悬剂的制备方法主要是压制法 混悬剂中的微粒应迅速下沉,沉降后的微粒不应结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