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充分利用夜间低价市电 减少全年运行耗电量(kWh) 节省冷,热源机房面积 减少冷,热源设备投资
水蓄冷系统的年制冷用电量高于冰蓄冷系统 水蓄冷系统需要的蓄冷装置体积大于冰蓄冷系统 水蓄冷系统的供水温度高于冰蓄冷系统 水蓄冷系统性冰蓄冷系统适合于利用已有消防水池的已有建筑
5300~5400kW 7500~7600kW 19000~19100kWh 23700~23800kWh
内外区为单冷型单风道变风量系统,外区加设风机盘管 串联式风机动力型变风量系统(内区为单冷串联式风机动力型末端,外区为再热串联式风机动力型末端) 并联式风机动力型变风量系统(内区为单冷型单风道末端、外区为再热并联式风机动力型末端) 内外区均为风机盘管
串联系统中的制冷机位于冰槽上游方式,制冷机组进水温度较低 串联系统中的制冷机位于冰槽下游方式,机组效率较低 共晶盐冰球式蓄冷装置,只能采用双工况冷水机组作为冷源 冰球式蓄冷装置属于封装冰蓄冷方式,需要中间冷媒
冰晶和盘管 冰球和盘管 优太盐和冰泥 制冰滑落式和优太盐
空间较大、人员较多的房间,以及房间温湿度允许波动范围小、噪声和洁净度要求较高的工艺性空调区,宜采用全空气变风量空调系统 当房间允许采用较大送风温差或室内散湿量较大时,应采用二次回风的全空气定风量空调系统 空调房间较多、各房间要求单独调节,且建筑层高较低的建筑物,宜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经处理的新风宜直接送入室内 当采用冰蓄冷空调冷源或有低温冷媒可利用时,宜采用低温送风空调系统 同一空调系统中,当同时有需要分别供冷和供热的房间时,宜采用热回收式机组
移高峰用电时段的空调冷负荷 移高峰用电时段的空调冷负荷和部分高峰段的冷负荷 移平常用电时段的空调冷负荷 移部分高峰用电时段的空调冷负荷和平常用电时段的空调冷负荷
丸蓄冰槽中冰的重量与水的重量之比的百分数 蓄冰槽中水的重量与冰的重量之比的百分数 蓄冰槽中冰占用的容积和蓄冰槽的有效容积之比的百分数 蓄冰槽的有效容积和蓄冰槽中冰占用的容积之比的百分数
风机盘管 换热设备 诱导器 蓄冷蓄热设备 直接蒸发式室内机
要求保持较高空气湿度的空气调节区,宜采用低温送风空气调节系统 当采用冰蓄冷空气调节冷源时,宜采用低温送风空气调节系统 当有低温冷媒可利用时,宜采用低温送风空气调节系统 需要较大送风量的空气调节区,不宜采用低温送风空气调节系统
节省冷、热源机房面积 充分利用夜间低价市电 减少全年运行耗电量(kW·h) 减少冷、热源设备投资
蓄冰槽中冰的重量与水的重量之比的百分数 蓄冰槽中水的重量与冰的重量之比的百分数 蓄冰槽中冰占用的容积和蓄冰槽的有效容积之比的百分数 蓄冰槽的有效容积和蓄冰槽中冰占用的容积之比的百分数
节省冷、热源机房面积 充分利用夜间低价市电 减少全年运行耗电量(kwh) 减少冷、热源设备投资
制冷主机优先运行 蓄冷装置优先运行 换热器优先运行 优化控制运行
比采用常规电制冷系统+常规全空气空调系统初投资要节约 比采用常规电制冷系统+常规全空气空调系统运行能耗节约 适用于电力增容受到限制和风管安装空间受到限制的工程 比采用常规全空气空调系统,空调风系统的风机和风管尺寸减小
水蓄冷系统 冰蓄冷系统 优态盐有蓄冷系统 共晶盐蓄冷系统
减少高峰用电时段的空调冷负荷和部分高峰段的冷负荷 减少高峰用电时段的空调冷负荷 减少部分高峰用电时段的空调冷负荷和平段用电时段的空调冷负荷 减少平段用电时段的空调冷负荷
水蓄冷空调供水温度采用4~8℃ 共晶盐蓄冷空调供水温度采用7~10℃ 内融冰盘管蓄冷空调供水温度采用2~5℃ 封装式冰蓄冷空调供水温度采用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