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题卡 > 所有题目 > 题目详情

下列有关低分子肝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查看本题答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可以直接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  使用普通肝素抗凝,然后过渡到口服华法林  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5d后,改为口服华法林抗凝  使用低分子肝素加口服华法林抗凝,5d后停用低分子肝素  使用肝素和华法林抗凝,待INR≥2.0连续2d时,停用肝素治疗  
起效更快  剂量和抗凝效果的相关性更好,不易引起出血  可以固定剂量给药,一般不需要进行凝血功能监测  发生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的风险较低  作用维持时间更长  
可以直接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  使用普通肝素抗凝,然后过渡到口服华法林  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5 d后,改为口服华法林抗凝  使用低分子肝素加口服华法林抗凝,5 d后停用低分子肝素  使用肝素和华法林抗凝,待INR≥2.0连续2 d时,停用肝素治疗  
抗X因子活性强于普通肝素  对Ⅱ因子影响较小  出血副作用小  分子量在3.5~6.0KD  用于外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  
华法林  肝素  低分子肝素  华法林+低分子肝素  肝素+低分子肝素  
可以直接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  使用普通肝素抗凝,然后过渡到口服华法林  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5d后,改为口服华法林抗凝  使用低分子肝素加口服华法林抗凝,5d后停用低分子肝素  使用肝素和华法林抗凝,待INR≥2.0连续2d时,停用肝素治疗  
抗X因子活性强  对Ⅱ因子影响较小  出血不良反应小  分子量在3.5~6.0kD  用于外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  
机体对肝素的敏感性和代谢速率存在差异,故肝素的用量需个体化  肝素静脉注射后通常5分钟即起效,半衰期常为25分钟  肝素开始应用后应进行凝血指标的测定  应用肝素而发生出血者可用鱼精蛋白进行治疗  低分子量肝素发生血小板减少的副作用低于普通肝素  
对因子Ⅹa的抑制活性增强  基本不影响血小板  对因子Ⅹa的抑制活性减弱  对因子Ⅻa的抑制活性减弱  低分子量肝素的半寿期长  
硝酸酯类+阿司匹林  硝酸酯类+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  硝酸酯类+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β受体阻滞药  硝酸酯类+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β受体阻滞药+静脉溶栓  硝酸酯类+阿司匹林+静脉溶栓  
肝素或低分子肝素的疗程一般需7~10天  肝素使用3~5天和低分子肝素使用7天时需检查血小、板,因两者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  肝素或低分子肝素停用后加用华法林  应用华法林,应使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至正常的1.5倍,并定期测定以调节华法令的剂量,一般口服华法令的疗程至少为3~6个月  
起效更快  剂量和抗凝效果的相关性更好,不易引起出血  可以固定剂量给药,一般不需要进行凝血功能监测  发生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的风险较低  作用维持时间更长  
选择性抗凝血因子Ⅹa  引起出血也可用鱼精蛋白拮抗  形成低分子肝素、ATⅢ、凝血因子Ⅹa复合物  半衰期比肝素长  引起出血及血小板减少比肝素少  
肝素或低分子肝素的疗程一般需 7~10天。  肝素使用 3~5天和低分子肝素使用 7天时需检查血小板。  肝素或低分子肝素停用后不加用华法林  应用华法林,应使 INR控制在2.0-2.5 左右并定期测定。  患者口服华法林的疗程一般为为 3~6个月  
低分子肝素抑制因子Ⅱa的作用强于Ⅹa  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的作用靶点均是凝血酶Ⅲ  普通肝素的生物利用度低于低分子肝素  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的代谢途径不一致  普通肝素抗因子Ⅹa和因子Ⅱa的效价基本相同  
皮下给药,低分子肝素的生物利用度接近100%  肝素与低分子肝素相比,起效快失效也快德收育  低分子肝素抗凝作用维持时间较长,可以一日1次或2次给药  肝素与低分子肝素均可使用硫酸鱼精蛋白迅速逆转抗凝作用  与肝素相比,低分子肝素给药相对方便且不会通过胎盘屏障,是妊娠期首选的抗凝药  
皮下给药,低分子肝素的生物利用度接近100%  肝素与低分子肝素相比,起效快失效也快  低分子肝素抗凝作用维持时间较长,可以一日1次或2次给药  肝素与低分子肝素均可使用硫酸鱼精蛋白迅速逆转抗凝作用  与肝素相比,低分子肝素给药相对方便且不会通过胎盘屏障,是妊娠期首选的抗凝药  
妊娠全程使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  妊娠全程使用华法林,分娩时使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  妊娠前期应用肝素,中后期使用华法林,分娩时再转为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  妊娠全程及分娩使用华法林  分娩前 12 小时停用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分娩后肝素或低分子肝素与华法林重叠使用 4-5 天,华法林对哺乳没有影响  
对Xa抑制作用较强  对I2a的抑制作用较弱  其抗凝作用不以监测aPTT决定,而应测定抗Xa活性  在同样的抗凝效应下出血危险比肝素少  不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