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向上托起下颌和伸展头部 头低位 面罩吸氧 置入口咽或鼻咽通气道 气管内插管
目前使用的人工气道气囊均为高容低压,一般不主张常规定时放气 人工气道建立之前,常规检查气囊是否完整 气囊压力一般为10~15cmH2O 测量气囊压力间隔时间一般为8~24小时 气囊放气前,应吸净口咽部、鼻腔分泌物
去除气道内的分泌物,异物或呕吐物 可以给予口,鼻等上气道吸引 将患儿头向后仰,抬高下颌 可放置口咽导管,使口咽部处于开放状态 当颈椎完全不能运动时,可通过推下颌来开通气道
目前使用的人工气道气囊均为高容低压,一般不主张常规定时放气 人工气道建立之前,常规检查气囊是否完整 气囊压力一般为10~15cmH2O 测量气囊压力间隔时间一般为8~24小时 气囊放气前,应吸净口咽部、鼻腔分泌物
应先将患者仰卧,松解衣领及裤带,口、鼻腔中有异物应用手指清除 有条件时,应尽早作气管插管 对疑有头、颈部外伤者,应采用仰面抬颈法开放气道 口咽通气管和鼻咽通气管可使舌根离开咽后壁,解除气道梗阻 遇到插管有困难而严重窒息的患者,可行环甲膜穿刺术
仰头举颌法 双手托颌法 口咽通气管 气管插管法 气管切开法
即是消化道又是呼吸道 咽鼓管咽口开口于口咽部 向前分别与鼻、口和喉腔相通 向下续食管
去除气道内的分泌物,异物或呕吐物 可以给予口、鼻等上气道吸引 将患儿头向后仰,抬高下颌 可放置口咽导管,使口咽部处于开放状态 当颈椎完全不能运动时,可通过托下颌来开通气道
6~8cm 8~10cm 10~15cm 12~16cm
目前使用的人工气道气囊均为高容低压,一般不主张常规定时放气 人工气道建立之前,常规检查气囊是否完整 气囊压力一般为10~15cmH2O 测量气囊压力间隔时间一般为8~24小时 气囊放气前,应吸净口咽部、鼻腔分泌物
口咽气道 鼻咽气道 食管闭塞型气道 气管内插管 环甲膜切开术
在舌拉钩或压舌板的协助下,将口咽通气道顺势放入口腔 口咽通气道的咽弯曲部朝下插入口腔 当其前端接近口咽部前壁时,将其旋转180°成正位 用双手拇指乡下推送至合适的位置 应使舌或唇夹置于牙和口咽通气道之间
头后仰—下颌上提法 半卧位 头后仰—抬颈法 下颌前提法 放置口咽通气管
正确开放气道 迅速将吸痰管插入至最深 边旋转边向上提拉 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 吸痰管插入时避免负压,逐渐退出的过程中提供负压
插入口咽管时开放气道要用喉镜 使用简易面罩通气开通氧气瓶,速度维持在11~12L/min左右 用口-面罩方式进行通气,吸气时间保持在1.5~2秒,呼气时间约1.5~4秒 囊瓣面罩通气时用双手挤压球囊,使通气量保持在800~1000ml 非专业急救者遇到呼吸停止的无意识患者时应马上寻找自动除颤仪
口咽气道 鼻咽气道 食管气道 气管内插管 气囊-活瓣通气装置
口腔内及上下颌骨创伤 义齿 咽部异物梗阻 口腔溃疡 咽部气道占位性病变
去枕平卧 开放气道,消除口咽异物 口对口或口对鼻人工呼吸 胸骨中下1/3交界处冲击式按压 单人操作时呼吸次数:按压次数为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