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原则是在评价区内以环境功能区为主兼顾均匀分布性 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不应少于15个 二级评价项目,监测点数目不应少于6个 三级评价项目,如果评价区内已有例行监测点可不再安排监测
监测点位置的设置原则是代表性和实用性 监测布点采用环境功能区划为主兼顾均布性、主导风结合均匀性原则 在主导风下风向、保护目标要布点 监测布点的范围仅仅限于评价区内
局地地形条件 风频分布特征 环境功能区 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所在方位
应本着以环境功能区为主兼顾均匀分布性的原则 三级评价项目,如果评价区内已有例行监测点,可不再安排监测;如没有,可安排1~3个监测点 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的数目不应少于10个 二级评价项目,监测点的数目不应少于6个。
监测点位置的设置原则是代表性和实用性 监测布点采用环境功能区划为主兼顾均布性、主导风结合均匀性原则 在主导风下风向、保护目标要布点 监测布点的范围仅仅限于评价区内
城市道路评价项目,监测点的布设应结合敏感点的垂直空间分布进行设置 三级评价项目如果评价范围内已有例行监测点可不再安排监测 一级评价项目各监测期环境空气敏感区的监测点位置应重合 二级评价项目如需要进行2期监测,应与一级评价项目相同,根据各监测期所处季节主导风向调整监测点位 各级评价项目的各个监测点都要有代表性,环境监测值应能反映各环境敏感区域、各环境功能区的环境质量,以及预计受项目影响的高浓度区的环境质量
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不应少于15个 二级评价项目.监测点不应少于6个 三级评价项目,如果评价区内已有例行监测点可不再安排监测 原则是在评价区内以环境功能为主兼顾均匀分布性
一级评价项目不得少于2期(夏季、冬季)监测 一级评价项目不得少于2期(夏季、秋季)监测 二级评价项目可取1期不利季节监测,必要时也应作2期监测 三级评价项目必要时可作1期监测
一级评价项目不得少于2期(夏季、冬季)监测 一级评价项目不得少于2期(夏季、秋季)监测 二级评价项目可取1期不利季节监测,必要时也应作2期监测 三级评价项目必要时可作1期监测
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所在方位 环境功能区 风频分布特征 局地地形条件 不同等级要求不同
放射状为主兼顾均布性 环境功能区法 同心圆法 极坐标布点法
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的数目不应少于10个 二级评价项目,监测点的数目不应少于6个 三级评价项目,如果评价区内已有例行监测点,可不再安排监测;如果没有,可安排1~3个监测点 应本着以环境功能区为主,兼顾均匀分布性的原则
结合同步观测的气象资料和污染源资料验证或调试某些预测模式,监测范围限于评价区内;一般为主导风向,保护目标要布点,监测布点图应附风向玫瑰图 监测因子筛选按等标排放量的大小确定 监测点的设置原则是环境功能区为主兼顾均布性、主导风结合均匀性 监测布点通常采用代表性和准确性兼顾的原则 一级评价监测点不少于10个,二级不少于6个,三级评价不少于3个
调查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达标情况 调查评价范围内所有评价因子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 调查评价范围内有环境质量标准的评价因子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 补充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