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题卡 > 所有题目 > 题目详情

下列有关口底癌放疗布野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查看本题答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一般给双侧面颈野等中心对穿照射  如单侧病变可在DT4000~5000cGy后改为单侧β线照射  无论上颈部是否有转移淋巴结,下颈锁骨上应常规照射  术后放疗DT5000~6000cGy/5~6w  常采用侧卧位,头固定,张口含咬合器  
一般给双侧面颈野等中心对穿照射  如单侧病变可在DT4000~5000CGy后改变为单侧B线照射  无论上颈部是否有转移淋巴结,下颈锁骨上应常规照射  术后放疗DT5000~6000CGy /5~6w  常采用侧卧位,头固定,张口含咬合器  
上牙龈癌较为少见,常侵犯上颌骨  牙龈癌确诊时约1/3的患者出现淋巴转移  牙龈癌以放射治疗为首选  下牙龈癌照射野应包括同侧全下颌骨(尤其是下牙龈癌侵犯下颌骨)  牙龈癌单纯放射治疗应注意治疗过程中逐渐缩野  
上齿龈癌较为少见,常侵犯上颌骨  齿龈癌确诊时约1/3的患者出现淋巴转移  齿龈癌以放射治疗为首选  下齿龈癌照射野应包括同侧全下颌骨(尤其是下齿龈癌侵犯下颌骨)  齿龈癌单纯放射治疗应注意治疗过程中逐渐缩野  
放疗靶区及附近重要器官的定位  不能确定放疗靶区的运动范围  勾画射野和定位、摆位参考标记  拍摄射野定位片和验证片  检查治疗射野挡块的形状及位置  
全中枢神经系统照射的病变一般取仰卧位  多数头颈部鳞癌患者放疗时选择仰卧位  在头部放疗时可适当采用多野、多方位照射以减少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对头颈部患者常规放射治疗固定技术一般用头颈面罩  对头颈部拟行适形放疗或调强放疗技术的患者应选择头颈肩面罩固定  
一般给双侧面颈野等中心对穿照射  如单侧病变可在DT4000~5000cGy后改变为单侧B线照射  无论上颈部是否有转移淋巴结,下颈锁骨上应常规照射  术后放疗DT5000~6000cGy/5~6w  常采用侧卧位,头固定,张口含咬合器  
上齿龈癌放疗射野在包括原发灶的同时还应包括部分上颌窦  早期齿龈癌的治疗首选根治性放疗  下齿龈癌放疗射野应包括同侧下颌骨  常规放疗方式采用同侧正交楔形野照射  常规照射野前界应达下颌骨前缘,并尽可能避开上下唇  
肿瘤靠前者应包下唇  肿瘤靠后者可不包下唇  后界一般置于椎体前缘  上界在舌上缘上2cm  下界一般置于舌骨下缘水平  
声门上区癌放疗包括范围较广  采用侧卧位,垂直照射  单纯放疗6000~7000cGy/6~7w  早期声门癌放疗不必包括淋巴引流区  声门下区癌野下界应包括锁骨及食管颈段、主气管、甚至上纵隔  
鳞癌最多见  小细胞癌多呈弥漫型  鳞状细胞癌多发生于段以上支气管  腺癌多为中央型  
单纯放疗6000~7000cGy/6~7w  采用侧卧位,垂直照射  声门上区癌放疗包括范围较广  早期声门癌放疗不必包括淋巴引流区  声门下区癌野下界应包括锁骨及食管颈段、主气管、甚至上纵隔  
不易发生淋巴转移  常发生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  常侵及舌系带  常侵及颌下腺  常侵及下颌骨  
早期齿龈癌的治疗首选根治性放疗  常规放疗方式采用同侧正交楔形野照射  下齿龈癌放疗射野应包括同侧下颌骨  上齿龈癌放疗射野在包括原发灶的同时还应包括部分上颌窦  常规照射野前界应达下颌骨前缘,并尽可能避开上下唇  
一般给双侧面颈野等中心对穿照射  如单侧病变可在DT4000~5000cGy后改为单侧β线照射  无论上颈部是否有转移淋巴结,下颈锁骨上应常规照射  术后放疗DT5000~6000cGy/5~6w  常采用侧卧位,头固定,张口含咬合器  
肿瘤靠前者应包下唇  肿瘤靠后者可不包下唇  后界一般置于椎体前缘  上界在舌上缘上2cm  下界一般置于舌骨下缘水平  
不易发生淋巴转移  常发生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  常侵及舌系带  常侵及下颌下腺  常侵及下颌骨  
不易发生淋巴转移  常发生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  常侵及舌系带  常侵及下颌下腺  常侵及下颌骨  
由于鼻腔及副鼻窦解剖部位邻近,不易确定原发灶部位  筛窦癌前部淋巴引流到颌下及颈内静脉淋巴结上组  上颌窦癌淋巴引流可达颈内静脉上组的淋巴结  筛窦癌可侵及眼眶、蝶窦、口咽和鼻腔  上颌窦癌可侵及颅底、眼眶、筛窦、硬腭  
由于鼻腔及鼻窦解剖部位邻近,不易确定原发灶部位  筛窦癌前部淋巴引流到颌下及颈内静脉淋巴结上组  上颌窦癌淋巴引流可达颈内静脉上组的淋巴结  筛窦癌可侵及眼眶、蝶窦、口咽和鼻腔  上颌窦癌可侵及颅底、眼眶、筛窦、硬腭  

热门试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