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题卡 > 所有题目 > 题目详情

以下关于脊柱CT扫描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查看本题答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好发于大脑镰附近  CT平扫多能显示脑膜尾征  CT增强扫描多呈均匀性明显强化  可伴有骨质破坏  可伴有骨质增生  
腰椎椎间盘扫描采用3mm层厚,3mm层间距  颈椎椎体扫描采用5mm层厚,5mm:层间距  胸椎扫描采用5~10mm层厚,5~10mm层间距  颈椎椎间盘扫描采用2mm层厚,2mm层间距  腰椎及骶尾椎椎体扫描采用8mm层厚,8mm层间距  
普通CT扫描不能显示次级肺小叶的结构  高分辨力CT不能显示小叶中心细支气管  高分辨力CT能显示小叶间隔  高分辨力CT能显示小叶中心肺动脉  
颈椎椎体扫描采用5mm层厚,5mm层间距  颈椎椎间盘扫描采用2mm层厚,2mm层间距  胸椎扫描采用5~8mm层厚,5~8mm层间距  腰椎椎间盘扫描采用5mm层厚,5mm层间距  腰椎及骶尾椎椎体扫描采用8mm层厚,8mm层间距  
CT常规扫描又可称为平扫  CT常规扫描是应用最多的扫描方法  CT常规扫描可采用序列扫描  CT常规扫描可采用容积扫描  CT常规扫描就是不注射对比剂的扫描  
患者侧卧于检查床上  颈椎和腰椎常规扫描正位定位像  若是以观察椎体和椎旁组织为主,则扫描基线应平行于椎间盘  若是以观察椎间盘为主,则扫描基线应平行相应的椎间隙  腰椎间盘扫描常规扫描L、L2~3、L、L四个椎间盘  
颈椎扫描,患者头部略垫高,使椎体尽可能与床面平行  胸椎扫描,患者双手抱头  腰椎扫描,用一专用的腿垫,把患者的双腿抬高  骶椎扫描,患者侧卧  颈椎和腰椎常规扫描做侧位定位像  
扫描架是CT的主要构成部分  扫描架可分为固定部分和旋转部分  扫描控制装置属于固定部分  检测器属于固定部分  X线管属于转动部分  
颈椎椎体扫描采用5mm层厚,5mm层间距  颈椎椎间盘扫描采用2mm层厚,2mm层间距  胸椎扫描采用5~8mm层厚,5~8mm层间距  腰椎椎间盘扫描采用5mm层厚,5mm层间距  腰椎及骶尾椎椎体扫描采用8mm层厚,8mm层间距  
CT图像是数字图像  CT成像仍使用X线  CT是多参数多序列成像  CT扫描层是二维体积  CT可以进行薄层扫描  
患者侧卧于检查床上  颈椎和腰椎常规扫描正位定位像  若是以观察椎体和椎旁组织为主,则扫描基线应平行于椎间盘  若是以观察椎间盘为主,则扫描基线应平行相应的椎间盘  腰椎间盘扫描常规扫描L、L、L、L四个椎间盘  
颈椎椎体扫描采用5mm层厚,5mm层间距  颈椎椎间盘扫描采用2mm层厚,2mm层间距  胸椎扫描采用5~10mm层厚,5~10mm层间距  腰椎椎间盘扫描采用3mm层厚,3mm层间距  腰椎及骶尾椎椎体扫描采用8mm层厚,8mm层间距  
双手及腕关节的扫描采用俯卧位  双肩关节、胸锁关节的扫描采用仰卧位  双膝关节、踝关节和下肢长骨的扫描采用俯卧位  双足扫描时应仰卧  双髋关节及股骨上段的扫描采用仰卧位  
横断位扫描,听眦线与床面平行  横断位扫描,扫描基线为听眶线或听眦线  扫描范围一般从眶底至额窦  冠状位扫描听眶线与床面垂直  冠状位扫描扫描范围从眼球后部至海绵窦  
是将对比剂注入体内后进行扫描的方法  其作用是增加体内不同组织间的对比度  血供丰富的组织或器官强化明显  能提高小病灶的检出率  CT检查都需进行增强扫描  
相关准备去除身上所有的金属物品  线圈选脊柱表面线圈  颈椎MRI,对颈左右应加局部饱和  胸椎MRI,常规在靠近胸椎前加局部饱和  全脊柱扫描应用全脊柱表面线圈。在脊柱前设置预饱和带  
具有极好的空间分辨率  完全可替代常规CT  与肺功能检查有更好的相关性  扫描层多、层薄、条件大  扫描时不需造影增强  
颈椎椎体扫描采用5mm层厚,5mm层间距  颈椎椎间盘扫描采用2mm层厚,2mm层间距  胸椎扫描采用5~8mm层厚,5~8mm层间距  腰椎椎间盘扫描采用5mm层厚,5mm层间距  腰椎及骶尾椎椎体扫描采用8mm层厚,8mm层间距  
横断位扫描,听眶线与床面垂直  横断位扫描,扫描基线为听眶线或听眦线  扫描范围一般从眶底至眶顶  冠状位扫描听眶线与床面平行  冠状位扫描扫描范围从眼球前部至鞍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