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试卷库
试题库
当前位置:
X题卡
>
所有题目
>
题目详情
如图,某校自行车棚的人字架棚顶为等腰三角形,D是AB的中点,中柱CD=1米,∠A=27°,求跨度AB的长(精确到0.01米)
查看本题答案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教案备课库《2004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数学试卷》真题及答案
点击查看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下列关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
)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 (
)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顶角的平分线重合; (
)等腰三角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
)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已知顶角为36°90°108°°四个等腰三角形都可以用一条直线把这四个等腰三角形每个都分割成两个小的
)1个 (
)2个 (
)3个 (
)4个
1如图①若AD平分∠BACCE∥DA则△是等腰三角形2如图②若AD平分∠BACDE∥BA则△是等腰三
线段AB和直线l在同一平面上.则下列判断可能成立的有个直线l上恰好只有个1点P.使△ABP为等腰三角
如图△ABC中AB=AC∠A.=36°称满足此条件的三角形为黄金等腰三角形.请完成以下操作画图不要求
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成1︰2两部分已知这个等腰三角形周长为36cm则这个等腰三
4
10
20
4或20
某校自行车车棚的棚顶为等腰三角形ABC跨度BC=6mAD⊥BC垂足为点D∠C=25°.求车棚的顶部
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一腰上的中线BD将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分为15和6两部分求该等腰三角形
如图△ABC中AB=AC∠A=36°称满足此条件的三角形为黄金等腰三角形.请完成以下操作画图不要求使
△EGH为等边三角形
△EGF为等腰三角形
△EHF为等腰三角形
△EHF为等腰三角形
如图矩形的长和宽分别是4和3等腰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是3和4如果此三角形的底和矩形的宽重合并且沿矩形两
某车间的人字形屋架呈等腰三角形跨度AB=24m上弦AC=13m则中柱CDD.为AB的中点的长为m.
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两条中线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两条高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两个内角不相等的三角形不是等腰三角形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的平分线平行于这个三角形的一边,则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下面关于等腰三角形的定义说法最为恰当
两腰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我们知道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说明斜边上的中线可把直角三角形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图①又比
试用学过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一个直角三角形一定不是等腰三角形
一个等腰三角形一定不是锐角三角形
一个等腰三角形一定不是等腰三角形
一个等腰三角形一定不是钝角三角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总大于底边长
等腰三角形底角的外角一定是钝角
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某校计划修建一座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花坛从学生中征集到的设计方案有等腰三角形正三角形等腰
等腰三角形
正三角形
等腰梯形
菱形
已知如图某厂房屋顶人字架等腰三角形的跨度为10米∠A=30°.求中柱BCC为底边的中点和上弦AB的长
如图某校自行车棚的人字架棚顶为等腰三角形ABC腰长AB=底边BC=2求△ABC的面积.
热门试题
更多
用化学用语表示1铁元素22个氢氧根离子.
ABCD四种物质之间存在如下反应A+B→C+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为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取10g石灰石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石灰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反应并绘制了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放出气体质量的坐标图见图.1碳酸钙完全反应用去稀盐酸的质量为g.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3当盐酸和石灰石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规范写出计算过程
某无色溶液可能由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小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Ⅰ取适量样品放入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再向试管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观察到有沉淀产生.过滤所得滤液为红色.1由实验Ⅰ中的现象可推断出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写化学式下同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为了进一步探究样品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小华继续进行了如下实验Ⅱ取适量实验Ⅰ所得的红色滤液放入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溶液变无色.再向试管中逐滴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所得滤液为无色.Ⅲ从稀硫酸氢氧化钡溶液氯化钡溶液硝酸钾溶液中选择一种试剂代替实验Ⅰ中的氢氧化钙溶液进行实验其余的试剂及操作与实验Ⅰ的均相同.通过实验Ⅱ和实验Ⅲ小华得出结论样品中可能含有的物质确实存在.2实验Ⅱ所得无色滤液中除酚酞以外还含有的溶质为3实验Ⅲ中代替氢氧化钙溶液的试剂是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已知盐酸是HCl气体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检验其性质的实验中如果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往往看不到溶液变浑浊的现象.现有一同学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却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B装置的作用是实验后向B中滴入石蕊溶液可看到的现象是写出B中所有溶质的化学式.3如果去掉B装置将AC直接连接则C装置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现有下列十种物质①NaHCO3②Na2CO3③CaOH2④CaO⑤CuSO4⑥CuSO4•5H2O⑦甲醛⑧CO⑨CO2⑩SO2请用上述物质的编号填空.1俗名叫纯碱的是叫熟石灰的是叫胆矾的是2可用于治疗胃酸多症的是在空气中导致酸雨形成的是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物质中毒的其水溶液用于浸泡动物标本的是3属于盐类的是.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请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小华的妈妈去超市购买了以下食品①瘦肉②面条③牛奶④蔬菜⑤食醋其中富含糖类的物质是填序号下同有些食品用塑料保鲜膜进行了包装塑料保鲜膜属于①有机合成材料②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③金属材料. 2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科学家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气体的装置1写出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2若用B装置作发生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可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3若用大理石和浓度较大的盐酸制取CO2时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娟娟同学在B装置后连续接了两个F装置再连接E进行收集她第一个F装置的作用是她第二个F装置应该注入足量的.
遂宁市大英县境内的卓筒井是手工制盐的活化石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世界石油钻井之父不仅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象征也造福了千秋万代.其工艺流程包括下面五个步骤请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第②步汲出的卤水浑浊浓度一般在7~10度即溶质质量分数为7%~10%下同这样的卤水咸度低耗燃料成本高为了把卤水浓度提高18~20度就产生了晒卤这一环节.在晒卤的过程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填不变变大或变小.2第④步滤卤和实验室过滤的原理一样都是为了除去液体中的不溶性杂质.在实验室的过滤操作中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3第⑤步煎盐和实验室结晶填结晶的方法的原理相同.4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Ⅰ.甲乙两种物质在℃时溶解度相同.Ⅱ.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排列为.Ⅲ.t4℃时将三种物质各a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有一种能形成饱和溶液则a的取值范围是.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下列有关气体的制取装置或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小强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了稀盐酸发现没有明显现象.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他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他得出了“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的结论. 1小雨认为小强的结论是不合理的你认为小雨的理由是 2请你设计个实验探究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要求写出实验方法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结论
某食品的包装袋中放有一小包“防腐剂”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防腐剂”的成分产了好奇他们将一包“防腐剂”倒在滤纸上看到“防腐剂”中有一些灰黑色粉末和一些红色粉末为此展开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防腐剂”中灰黑色的粉末和红色的粉末分别是什么 【查阅资料】食品腐败主要是因为食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氧化潮解而变质使用“防腐剂”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提出猜想】 小文“防腐剂”中灰黑色的粉末是氧化铜红色的粉末是铜. 小婧“防腐剂”中灰黑色的粉末是氧化铜和碳粉红色的粉末是铜. 小鹏“防腐剂”中灰黑色的粉末是铁粉和碳粉红色的粉末是氧化铁. 【讨论分析】通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小鹏的猜想是正确的理由是. 【实验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并将实验内容补充完整. 实验步骤及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用磁铁接近滤纸上的“防腐剂”并充分吸引. 磁铁上吸引了黑色物质 ②取①中剩余的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观察现象. 小鹏的猜想成立 【拓展探究】为了进一步探究“防腐剂”的性质兴趣小组的同学另取一包“防腐剂”进行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实验结束后通过称量反应前后玻璃管中固体物质的质量他们发现反应固体物质的质量减小了请你分析固体物质质量减小的原因.
小雨从超市买同一包纯碱其包装说明如图1所示.他称取了11g纯碱样品溶于水中配制成50g溶液然后向溶液中滴加氯化钙溶液其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滴加氯化钙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 1通过计算判断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否与包装说明相符. 2计算A点时所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实验室里用如图所示装置还原氧化铁的过程中可能生成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或铁等固体物质.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不同点比较错误的是
经过研究发现对任何气体而言6.02×1023个分子具有下列定量关系①其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克②在压强为101kPa和温度为0℃时其体积为22.4升.据此可知32克二氧化硫的分子数为个含有的氧原子数为个在压强为101kPa和温度为0℃时其体积为升.
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氨水是一种化学肥料.打开贮存氨水的容器就可以闻到一股强烈的氨味.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甲烷乙醇都是生活中常用的燃料.植物的残体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就会产生甲烷而乙醇主要靠人类利用高粱玉米和薯类发酵等方法制造.据报道科学家已经找到利用甲烷与其他物质反应制造乙醇的新途径.1甲烷和乙醇都属于填无机物或有机物2乙醇的化学式为3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 1H 氢 2He 氦 3Li 锂 4Be 铍 5B 硼 6C 碳 7N 氮 8O 氧 9F 氟 10Ne 氖 11Na 钠 12Mg 镁 13Al 铝 14Si 硅 15P 磷 16S 硫 17Cl 氯 18Ar 氩 请认真分析信息后回答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2表示的是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该粒子的符号是 3由17和17号元素共同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甲乙丙丁戊己是教案备课库中常见的些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的相互关系“﹣”表示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反应“→”表示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转化己知乙是一种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常用丁灭火甲乙丙三种物质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且甲是一种单质乙和丁不含相同的元素反应①②③中一个有沉淀产生一个有气体放出一个无明显现象. 1写出乙物质的化学式 2写出甲物质的一种用途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己物质所属的类别为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或用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温度为80℃溶质为M的溶液将其置于室温环境中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M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溶液的温度/℃7565503520析出固体M的质量/g002.04.58.4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165℃时该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填是否或无法判断2将40℃时接近饱和的M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达到目的有填序号.①升温②降温③加溶质M④加水⑤加另一种固体N⑥恒温蒸发水⑦与40℃时M的饱和溶液混合320℃时用固体粉末M和水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M溶液必须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带砝码盒烧杯.
热门题库
更多
教案备课库
教案备课库
教案备课库
教案备课库
教案备课库
教案备课库
教案备课库
教案备课库
教案备课库
教案备课库
高一下学期数学
教案备课库
高一上学期数学
高一上学期化学
教案备课库
教案备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