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30~50cm 患者带管下床需提高引流瓶平腰部水平,以避免碰倒或打碎引流瓶 应保证胸腔闭式引流管接水封瓶的长玻璃管置于液面上2~3cm 术后初期每30~60min向水封瓶方向挤压引流管1次,促进引流 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的最直接的方法是观察玻璃管水柱是否随呼吸波动,正常水柱上下波动3~5cm
水封瓶装置密封 水封瓶应低于胸腔出口创面30cm 妥善固定引流管 长玻璃管上端露出瓶塞以上10cm 长玻璃管下端浸入水面以下3~4cm
嘱病人勿折叠、扭曲、压迫管道 嘱病人翻身时勿牵拉引流管 保持水封瓶长管没入水中6~8cm 指导病人多做深呼吸运动 更换引流瓶是应双重闭夹引流管
1200ml 800ml 600ml 1000ml
嘱患者勿折叠、扭曲、压迫管道 嘱患者翻身时勿牵拉引流管 保持水封瓶长管没入水中6~8cm 指导患者多做深呼吸运动 更换引流瓶时应双重夹闭引流管
引流瓶低于引流平面60~100cm 水封瓶长玻璃管没入水中3~4cm 水柱上下波动4~6cm为正常 搬动患者时,双重夹闭引流管 在患者呼气末屏气时迅速拔管
1~2cm 3~4cm 5~6cm 6~8cm 10~15cm
应保证胸腔闭式引流管接水封瓶的长玻璃管置于液面上2~3cm 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30~50cm 患者带管下床需提高引流瓶平腰部水平,以避免碰倒或打碎引流瓶 术后初期每30~60min向水封瓶方向挤压引流管1次,促进引流 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的最直接的方法是观察玻璃管水柱是否随呼吸波动,正常水柱上下波动3~5cm
保持水封瓶玻璃管侵入水中2cm 引流瓶低于胸壁60~100cm 平卧位 更换时夹闭引流管 引流管滑脱马上重新插入
嘱患者翻身时勿牵拉引流管 指导患者多做深呼吸运动 嘱患者勿折叠,扭曲,压迫管道 保持水封瓶长管没入水中6~8cm 更换引流瓶时应双重夹闭引流管
长玻璃管的液柱升高 长玻璃管中的液柱上下波动 水封瓶液面较前上升 引流胶管内有渗出液存留 患者咳嗽时有气泡逸出
确保管道开放,通畅 水封瓶长玻璃管没入水中1~3cm 搬运患者时水封瓶应高于胸腔引流口 注意水柱波动 引流管周围用无菌干纱布包盖严密
胸腔闭式引流瓶长玻璃管应没入水中3-4cm。 水封瓶内的水柱一般波动幅度在4~6厘米表示引流通畅。 术后患者若血压平稳,应采取半卧位。 24小时引流液量少于100ml,脓液少于20ml,胸片显示肺膨胀良好、患者无呼吸困难,即可终止引流考虑拔管。 胸腔闭式引流瓶的位置应保持低于胸腔40~60厘米。
嘱患者翻身时勿牵拉引流管 保持水封瓶长管没入水中6~8cm 嘱患者勿折叠,扭曲,压迫管道 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 嘱患者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位置应低于膝关节,保持密封
保持水封瓶长玻璃管没入水中3~4cm 引流瓶应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60~100cm 观察水柱波动,正常上下波动范围大于6cm 观察引流瓶中有无气体溢出 记录24小时的引流量
1—2cm 2~3cm 3~4cm 4~6nm 6~8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