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30~50cm 患者带管下床需提高引流瓶平腰部水平,以避免碰倒或打碎引流瓶 应保证胸腔闭式引流管接水封瓶的长玻璃管置于液面上2~3cm 术后初期每30~60min向水封瓶方向挤压引流管1次,促进引流 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的最直接的方法是观察玻璃管水柱是否随呼吸波动,正常水柱上下波动3~5cm
衔接紧密,防止漏气 气胸引流管置于患侧第2肋间 水封瓶液面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80cm 长玻璃管水柱随呼吸波动,提示引流通畅 拔管时病人可自由呼吸
引流瓶低于引流平面60~100cm 水封瓶长玻璃管没入水中3~4cm 水柱上下波动4~6cm为正常 搬动患者时,双重夹闭引流管 在患者呼气末屏气时迅速拔管
1~2cm 3~4cm 4~6cm 7~8cm 9~10cm
长玻璃管的液柱升高 不断有气泡从长玻璃管中溢出 玻璃管水柱随呼吸上下波动 玻璃管水柱始终为静止状态 病人咳嗽时有气泡溢出
1~2cm 3~4cm 4~6cm 798cm 9~10cm
水封瓶液面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80cm 衔接紧密,防止漏气 长玻璃管水柱随呼吸波动,提示引流通畅 气胸引流管置于患侧第2肋间 拔管时病人可自由呼吸
胸膜腔内负压已恢复 胸膜腔内负压过小 胸膜腔内负压尚未恢复 胸膜腔内负压过大 胸腔闭式引流管阻塞
应保证胸腔闭式引流管接水封瓶的长玻璃管置于液面上2~3cm 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30~50cm 患者带管下床需提高引流瓶平腰部水平,以避免碰倒或打碎引流瓶 术后初期每30~60min向水封瓶方向挤压引流管1次,促进引流 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的最直接的方法是观察玻璃管水柱是否随呼吸波动,正常水柱上下波动3~5cm
胸腔内有积气 长玻璃管中的水柱上下波动 引流液性质和量 引流的速度,有无出血 胸腔内有积液
确保管道开放,通畅 水封瓶长玻璃管没入水中1~3cm 搬运患者时水封瓶应高于胸腔引流口 注意水柱波动 引流管周围用无菌干纱布包盖严密
听诊伤侧呼吸音是否良好 判断引流管是否过长 观察引流管内有无液体排出 观察引流管是否脱出 观察水封瓶内玻璃管中水柱波动情况
胸腔闭式引流瓶长玻璃管应没入水中3-4cm。 水封瓶内的水柱一般波动幅度在4~6厘米表示引流通畅。 术后患者若血压平稳,应采取半卧位。 24小时引流液量少于100ml,脓液少于20ml,胸片显示肺膨胀良好、患者无呼吸困难,即可终止引流考虑拔管。 胸腔闭式引流瓶的位置应保持低于胸腔40~60厘米。
保持水封瓶长玻璃管没入水中3~4cm 引流瓶应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60~100cm 观察水柱波动,正常上下波动范围大于6cm 观察引流瓶中有无气体溢出 记录24小时的引流量
1~2cm 3~4cm 4~6cm 7-8cm 9~10cm
胸腔闭式引流长管内水柱波动小于lcm 水封瓶内无气泡冒出或每日引流量少于5ml,X线证实肺已经完全复张 胸腔闭式引流长管内水柱停止波动,即可拔管 胸腔闭式引流量连续两天少于50ral,夹管24h后无异常 胸部x线片显示肺已经完全复张
拔管时病人可自由呼吸 气胸引流管置于患侧第2肋间 长玻璃管水柱随呼吸波动,提示引流通畅 衔接紧密,防止漏气 水封瓶液面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80cm
0~2cm 2~4cm 4~6cm 6~8cm 8~10cm
水封瓶液面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80cm 衔接紧密,防止漏气 长玻璃管水柱随呼吸波动,提示引流通畅 气胸引流管置于患侧第2肋间 拔管时病人可自由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