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进针位置应在肘下两横指处 患儿手臂外展与躯干成90° 消毒范围上至腋窝,下至手掌 进针角度20~30°,见回血后,放低穿刺角度 导管最终的位置应在下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
5°进针 25°进针 60°进针 15°进针 30°进针
可先扎止血带,找到合适的静脉 摸清静脉的走向后,放松止血带 常规消毒皮肤后扎止血带 固定静脉上下端,使血管充盈便于进针 可适当增加进针角度从静脉上方刺入静脉
25°进针,入皮后呈45°穿刺 15°进针,入皮后呈60°进针 45°进针,入皮后呈25°穿刺 60°进针,入皮后呈15°进针 30°进针,入皮后呈30°进针
皮内注射时针尖与皮肤呈 5°角进针 皮下注射时针尖与皮肤呈 15°角进针 肌内注射时针尖与皮肤呈 90°角进针 静脉注射时针尖与皮肤呈 20°角进针 股静脉注射时针尖与皮肤呈 45°或90°角进针
患儿手臂外展与躯干成90° 进针角度20°~30°,见回血后,放低穿刺角度 进针位置应在肘下两横指处 消毒范围为肘前区皮肤 导管最终的位置应在下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
皮内(ID)→呈5° 皮下(H)→呈30°~40° 肌内(IM)→呈90° 静脉(IV)→呈30° 股静脉→呈 90°
患儿手臂外展与躯干成900 进针角度20~300,见回血后,放低穿刺角度 进针位置应在肘下两横指处 消毒范围为肘前区皮肤 导管最终的位置应在下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
45°角进针,入皮后呈25°角穿刺 25°角进针,人皮后呈45°角穿刺 60°角进针,入皮后呈15°角进针 15°角进针,人皮后呈60°角进针 30°角进针,入皮后呈30°角进针
45°进针,入皮后呈25°穿刺 25°进针,入皮后呈45°穿刺 60°进针,入皮后呈15°进针 15°进针,入皮后呈60°进针 30°进针,入皮后呈30°进针
静脉注射 皮下注射 静脉留置针穿刺 PICC穿刺 肌肉注射
45°进针 ,入皮后呈 25°穿刺 25°进针 ,入皮后呈 45°穿刺 60°进针 ,入皮后呈 15°穿刺 15°进针 ,入皮后呈 60°穿刺 30°进 针,入皮后呈 30°穿刺
进针位置应在肘下两横指处 患儿手臂外展与躯干成90° 消毒范围为肘前区皮肤 进针角度20~30°,见回血后,放低穿刺角度 导管最终的位置应在下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
持穿刺针与皮肤呈25°进针,入皮后呈45°穿刺 持穿刺针与皮肤呈15°进针,入皮后呈60°进针 持穿刺针与皮肤呈45°进针,入皮后呈25°穿刺 持穿刺针与皮肤呈60°进针,入皮后呈15°进针 持穿刺针与皮肤呈30°进针,入皮后呈30°进针
进针位置应在肘下两横指处 患儿手臂外展与躯干成90° 消毒范围上至腋窝,厂至手掌 进针角度20°~30°,见回血后,放低穿刺角度 导管最终的位置应在下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