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导入包含层的Photoshop文件时,每个层都作为一个单独的对象放置在单个Fireworks层上 组合层作为单独的层导入,就好像这些层在导入到Fireworks中之前已在Photoshop中取消了组合一样 导入后,Photoshop组合层上的剪贴效果随即消失 导入后,Photoshop组合层上的剪贴效果仍然保留
保护层的接缝方向应与设备的坡度方向一致 保护层的不圆度不得大于20mm 缠绕式保护层的搭接部位为120mm 保护层的环向接缝应与管道轴向保持垂直
顶板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与防水层之间应设置隔离层 顶板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与防水层之间可以不设置隔离层 底板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大于50mm 侧墙宜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保护层,或砌砖保护墙(边砌边填实)和铺抹30mm厚水泥砂浆
保护层包缠施工的,应对黏结剂做试样检验 任何黏结剂均不得用于露天或潮湿环境中 毡、布类保护层的施工,应在抹面层表面干燥后进行 铝箔复合保护层采用圆筒分段包缠时,其搭接缝用压敏胶粘带粘贴封闭 毡类包缠时,起端和终端应用镀锌铁丝或包装钢带捆紧;圆筒状分段包缠的,应分段捆紧
基层→防水层→保护层→面层→蓄水试验→验收 基层→防水层→蓄水试验→二次蓄水试验→保护层→面层→验收 基层→防水层→蓄水试验→保护层→面层→验收 基层→防水层→蓄水试验→保护层→面层→二次蓄水试验→验收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且施工质量可靠保证,其保护层厚度可按相应规范中减少5mm 预制构件中的预应力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5mm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钢筋端头的保护层厚度一般为10mm 板、墙、壳中分布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
现浇混凝土柱中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指纵向主筋至混凝土外表面的距离 基础中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从垫层顶面算起,且不应小于 30mm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与混凝土结构设计使用年限无关 混凝土构件中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
钢筋机械连接件的最小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连接件直径的1/2 当受拉区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50mm时,应按规定在保护层内设置钢筋网 应在钢筋与模板之间设置垫块,垫块应与钢筋绑扎牢固,错开布置 普通钢筋和预应力直线形钢筋的最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钢筋公称直径 后张法构件预应力直线形钢筋不得小于20mm
硬质绝热制品金属保护层纵缝,在不损坏里面制品及防潮层前提下可进行咬接 软质绝热制品的金属保护层纵缝如果采用搭接缝,只能用抽芯铆钉固定 铝箔玻璃钢薄板保护层的纵缝,可使用自攻螺钉固定 保冷结构的金属保护层接缝宜用咬合或钢带捆扎结构
防冲设计应当包括开拓方式、保护层的选择。 具备开采保护层条件的冲击地压煤层,应当开采保护层。 应当根据矿井实际条件确定保护层的有效保护范围。 开采保护层后,仍存在冲击地压危险的区域,可以开采。
弯起钢筋的高度等于构件高度减保护层厚度 弯起钢筋的高度等于构件高度加保护层厚度 保护层厚度等于斜长减构件高度 构件高度等于弯起钢筋的高度减保护层厚度
基层—防水层—蓄水试验—保护层—面层—验收 基层—防水层—保护层—面层—蓄水试验—验收 基层—防水层—蓄水试验—二次蓄水试验—保护层—面层—验收 基层—防水层—蓄水试验—保护层—面层—二次蓄水试验—验收
基层→防水层→蓄水试验→保护层→面层→验收 基层→防水层→保护层→面层→蓄水试验→验收 基层→防水层→蓄水试验→二次蓄水试验→保护层→面层→验收 基层→防水层→蓄水试验→保护层→面层→二次蓄水试验→验收
具备开采保护层条件的突出危险区, 必须开采保护层 优先选择无突出危险的煤层作为保护层 优先选择下保护层 选择下保护开采时, 不得破坏被保护层的开采条件
设备直径大于1m时,宜采用波形板 直径小于1m以下,采用平板 水平管道或卧式设备顶部,严禁有纵向接缝 保护层如采用铝皮,其内表面应做防锈处理
主蒸汽管道、高温再热蒸汽管道露天布臵的部分,应加包金属薄板保护层。 主蒸汽管道、高温再热蒸汽管道与油管平行、交叉和可能滴水的部分,应加包金属薄板保护层。 己投产的露天布臵的主蒸汽管道和高温再热蒸汽管道,不用加包金属薄板保护层。
局部保护层的保护厚度减小,不会使结构钢筋腐蚀,不会影响结构的耐久性 混凝土的水灰比对混凝土的渗透性有决定性的影响 保护层厚度越薄,养护就越重要 水泥用量对混凝土的和易性及养护敏感性有重要影响。
机械回填时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70mm 人工回填时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40mm 底板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 侧墙宜采用20mm厚1:2.5水泥砂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