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地震设防的依据是抗震设防烈度,在一般情况下采用基本烈度 我国基本烈度大体为在设计基准期内超越概率为15%的地震烈度 通常用地震烈度来描述地震对建筑物等的影响程度 世界上多数国家采用的基本上是14等级划分的烈度表 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时要尽量使其自振周期与场地特征周期相等或接近
一般情况下,地震作用仍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应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 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其值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措施,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一般情况下,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 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当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时,甲类建筑的地震作用应按8度考虑 当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乙类建筑的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丙类建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丁类建筑抗震措施应比本地区设防烈度降低一度
房屋结构抗震主要研究构造地震发生时房屋结构的抗震设防能力 地震设防的依据在一般情况下采用基本烈度 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工程抗震设防类别。大量的建筑物属于丙类(一般建筑) 我国规范抗震设防的基本思想和原则是“两个水准”为抗震设防目标(“三个水准”: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坏)
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的地震基本烈度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对应的地震烈度 采用建设单位指定的烈度 对已编制抗震设防区划的城市,可采用批准的抗震设防烈度
新中国地震烈度表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 中国地震烈度表
当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时,甲类建筑的地震作用应按8度考虑 当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乙类建筑的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丙类建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丁类建筑抗震措施应比本地区设防烈度降低1度
小震(多遇地震)对应于50年内超越概率为63%的地震烈度 小震对应于重现期为50年的地震烈度 中震(设防地震)对应于50年内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 大震(罕遇地震)对应于50年内超越概率为2%~3%的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是反映地震对地面和建筑物造成破坏的指标 地震烈度与震级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我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是各地确定抗震设防烈度的依据 在抗震设防区内一般建设工程应按地震基本烈度设防
50年内超越概率约为63%的地震烈度称为众值烈度 50年内超越概率为2%~3%的地震烈度也可称为最大预估烈度 一般情况下,50年内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作为抗震设防烈度 抗震设防烈度是一个地区设防的最低烈度,设计中可根据业主要求提高
一般情况下,地震作用仍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应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 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其值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措施,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一般情况下,当抗震设防烈度为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 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中国地震烈度区划表 新中国地震烈度表 中国地震烈度表
《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的地震基本烈度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对应的地震烈度 采用建设单位指定的烈度 对已编制抗震设防区划的城市,可采用批准的抗震设防烈度
抗震设防要求就是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在一定风险下抗震设计采用的地震烈度或者地震动参数 按照给定的地震烈度或地震动参数对建设工程进行抗震设防设计,可以理解为该建设工程在一定时期内存在着一定的抗震风险概率 罕遇地震烈度和多遇地震烈度相比,它们的设计基准期是不同的 超越概率就是场地可能遭遇大于或等于给定的地震烈度或地震动参数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