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300Hz 500~1000Hz 20~20000Hz 2000~4000Hz
正常人对声音频率的可听范围在16~2000Hz 人耳最敏感的声频是1000~6000Hz 耳的适宜刺激是空气振动的疏密波 表示声音强度的常用单位是B 能够引起听觉的某一声音频率最小振动的强度称为听阈
超声波的频率小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 超声波的频率大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 超声波无法在空气中传播 超声波的声音太弱,人耳感觉不到
16-20K 20-100K 100-300K 500-5000K
小于20 Hz 300~3400 Hz 300 Hz~20 kHz 高于20 kHz
频率理论强调基底膜不同部位的神经纤维的长度对辨别音调的作用 共鸣理论认为当声音频率低于400Hz时,听神经的个别纤维的反应频率是和声音频率对应的 行波理论认为随着外来声音频率的不同,基底膜最大振幅所在的部位也不同,人耳因而得以实现对不同频率的分析 神经齐射理论认为内耳的基底膜是和镫骨按相同频率运动的,振动的数量与声音的原有频率相适应
16-20K 20-100K 100-300K 500-5000K
20-2000 20-20000 200-3000 200-4000
小于20Hz 300Hz~3400Hz 300Hz~20kHz 高于
20~30000 30~20000 30~40000 20~20000
小于20Hz 300Hz~3400Hz 300Hz~20kHz 高于20kHz
小于20Hz 300Hz~3400Hz 300Hz~20kHz 高于20kHz
11.025kHz 22.05kHz 30kHz 44.1k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