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某观测点的沉降过程 各观测点的沉降过程 各点的设计高程 堤防沉降的全面情况 各观测点之间的不均匀沉降差
沉降观测点的设置形式 要满足一定的观测精度 沉降观测点的数量 沉降观测点的位置 要具备检核条件
四等水准测量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水准基点的布设 观测周期的确定 地面点的高程测量
1.0-1.5倍 1.0-1.5倍 1.5-2.0倍 2.0-2.5倍
要有足够的稳定性 要满足一定的观测精度 沉降观测点的数量 沉降观测点的位置 要具备检核条件
永久观测点 水位观测点 沉降观测点 位移观测点 地下水观测点
一般应布设成附合或闭合水准路线,且尽量把各个沉降观测点包含在水准路线之内 特殊情况下,无法把沉降观测点包含在水准路线之内时,必须作往返观测或单程双转点观测,以确保观测质量 对于需快速监测的建筑物,不允许形成正常水准路线时,应采用进行过严格的角检验与校正的水准仪采用多个后视、一个前视的方法进行快速沉降观测 沉降观测中的水准测量,在不同的观测周期,最好采用同仪器、同标尺、同时间段、同观测者及同水准路线,以削弱系统误差对观测成果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每400m布设一个观测断面。 隧道洞口至分界里程范围内应至少布设一个观测断面。 地应力较大,断层破碎带,膨胀土等不良和复杂地质区段适当加密布设。 隧底工程完成后,每个观测断面在相应于两侧边墙处设一对沉降观测点。
能够反映建筑物、构筑物变形特征和变形明显的部位 标志应稳固、明显,结构合理 点位应避开障碍物,便于观测和长期保存 影响建筑物功能使用的,可明显标识 不影响建(构)筑物的美观和使用
布置在变形明显且又具有代表性的部位 稳固可靠、便于保存、不影响施工及建筑物的使用和美观 不用避开暖水管、落水管、窗台、配电盘及临时构筑物 观测点的埋设应符合《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
滑坡面上的观测点应均匀布设 滑坡周界外稳定的部位和周界内稳定的部位,均应布设观测点 对已加固的滑坡,应在其支挡锚固结构的主要受力构件上布设应力计和观测点 动量较大和滑动速度较快的部位,应适当增加布点
观测点距在100~500m,主要观测线上的观测点不宜少于5个 观测点距在500~1000m,主要观测线上的观测点不宜少于5个 观测点距在100~500m,主要观测线上的观测点不宜少于3个 观测点距在500~1000m,主要观测线上的观测点不宜少于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