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女性体内睾酮主要来源于卵巢,其次是肾上腺皮质 睾酮不但是合成雌激素的前体,而且是维持女性正常生殖功能的重要激素 睾酮和雌激素对机体有协同作用 睾酮在性成熟前后均能促进长骨基质生长 睾酮增高对女性生理有利
植物雌激素具有类雌激素样作用 植物雌激素具有抗雌激素作用 植物雌激素的雌激素活性高于17-β雌二醇 植物雌激素本质上也属于激素 植物雌激素不能与内源性雌激素受体结合
有升高体温的作用 能抑制输卵管蠕动 促进乳腺发育,使乳腺管增生 使宫颈黏液分泌减少变稠 使阴道上皮角化现象消失
产褥期,乳房主要变化是泌乳 正常情况下,雌激素在产后5~6天内下降至基线 雌激素有增加垂体催乳激素对乳腺的发育作用 雌激素有促进乳汁分泌的作用 胎盘生乳素在6h内消失
促进水钠排泄 抑制输卵管蠕动 使阴道上皮角化现象消失 使宫颈黏液分泌增多而稀薄 对下丘脑和垂体仅产生负反馈作用
雌激素和孕激素对生殖器官的发育均有促进作用 雌激素和孕激素都有促进乳腺的发育的作用 雌激素和孕激素对FSH和LH均有负反馈作用 雌激素和孕激素均有维持妊娠的作用 雌激素和孕激素均能减少子宫的兴奋性,降低子宫对催产素的敏感性
卵泡外膜细胞是排卵前产生雌激素的主要场所 在整个月经周期中,雌激素仅在排卵前出现一次高峰 在整个月经周期中,黄体的寿命为20天 在血循环中,雄激素的95%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相结合,无生物活性 雌二醇是雌三醇和雌酮的代谢产物,其雌激素作用最弱
促进水钠排泄 抑制输卵管蠕动 使阴道上皮角化现象消失 使宫颈黏液分泌增多而稀薄 对下丘脑和垂体轴产生负反馈作用
抑制输卵管蠕动 使阴道上皮角化现象消失 促进水,钠排泄 使子宫颈黏液分泌增多而稀薄 对下丘脑和垂体仅产生负反馈作用
卵泡外膜细胞是排卵前产生雌激素的主要场所 在整个月经周期中,雌激素仅在排卵前出现一次高峰 在整个月经周期中,黄体的寿命为20天 在血循环中,雄激素的95%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相结合,无生物活性 雌二醇是雌三醇和雌酮的代谢产物,其雌激素作用最弱
植物雌激素具有类雌激素样作用 植物雌激素还有抗雌激素作用 植物雌激素的雌激素活性高于 17-β雌二醇 植物雌激素本质上也属于雌激素 植物雌激素不能与内源性雌激素受体结合
雌激素和孕激素都是发生排卵所必需的 雌激素趋向于抑制垂体前叶产生的FSH 精子与卵的结合(即受精作用)通常在子宫内进行 孕激素的产生主要是受LH的控制 E. 在排卵后的那一部分月经期内体温略有上升
与雌激素竞争结合受体,阻断内源性雌激素负反馈作用,使内源性LH水平上升,刺激多个卵泡发育 影响宫颈粘液的性状 促进子宫内膜发育,利于胚胎着床 具有类雌激素结构 适用于体内有一定雌激素水平者
产褥期,乳房主要变化是泌乳 正常情况下,雌激素在产后5~6天内下降至基线 雌激素有增加垂体催乳激素对乳腺的发育作用 雌激素有促进乳汁分泌的作用 胎盘生乳素在6小时内消失
雌激素为18碳原子 雌激素主要在肝脏代谢 代谢产物经肾脏排泄 E2作用最强 代谢产物为E3
睾丸仅产生睾酮 男性体内只有雄激素,无雌激素 雄激素促进男性副性征,雌激素促进女性副性征 卵巢产生的雌激素主要为雌三醇 雄激素和雄激素均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
正常情况下,雌激素在产后5~6天内下降至基线 雌激素有增加垂体催乳激素对乳腺的发育作用 产褥期,乳房主要变化是泌乳 雌激素有促进乳汁分泌的作用 胎盘生乳素在6小时内消失
长效避孕药配的孕激素具有缓释作用 用药后子宫内膜首先表现为雌激素作用 外源性甾体激素通过反馈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来抑制排卵 服药后7-10天,出现撤退性出血,但仍有外源性孕激素的避孕作用
雌激素为18碳原子 雌激素主要在肝脏代谢 代谢产物经肾脏排泄 E2作用最强 代谢产物为E3
产褥期,乳房主要变化是泌乳 正常情况下,雌激素在产后5~6天内下降至基线 雌激素有增加垂体催乳激素对乳腺的发育作用 雌激素有促进乳汁分泌的作用 胎盘生乳素在6h内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