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心房扑动是一种室上性心律失常,可分为Ⅰ型和Ⅱ型 心房扑动的发生机制有折返机制和自律性机制 部分患者可表现为心房扑动-颤动或不纯性心房扑动 心房扑动不会发生于预激综合征患者 心房扑动的下传比例可为1:1、2:1、3:1、4:1等
SS猝发刺激或分级递增刺激 刺激频率为400~500次/分 每次发放刺激脉冲3~15次或更多 选择较小的起搏电压10~15V即可 选择刺激脉宽10ms
心电图呈现规律的扑动波 出现室内差异传导,QRS波群增宽,形态异常 心房扑动可发生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 颈动脉窦按摩可减少慢性心房扑动心室率 最有效终止心房扑动的方法为静注维拉帕米
SS猝发刺激或分级递增刺激 刺激频率为400~500次/分 每次发放刺激脉冲3~15次或更多 选择较小的起搏电压10~15V即可 选择刺激脉宽10ms
心房扑动可发生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 心电图呈现规律F波 颈动脉窦按摩可减少慢性心房扑动心室率 出现室内差异传导,QRS波群增宽,形态异常 最有效终止心房扑动的方法为静注维拉帕米
直流电复律 药物治疗 射频导管消融 食管心房调搏超速抑制 刺激颈动脉窦
S1S1猝发刺激或分级递增刺激 刺激频率为400~500次/分 每次发放刺激脉冲3~15次或更多 选择较小的起搏电压10~15V即可 选择刺激脉宽10ms
S1S1猝发刺激或分级递增刺激 刺激频率为400~500次/分 每次发放刺激脉冲3~15次或更多 选择较小的起搏电压10~15V即可 选择刺激脉宽1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