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题卡 > 所有题目 > 题目详情

电负性的大小也可以作为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尺度。下列关于电负性的变化规律正确的是(  )

查看本题答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电子层序数越大,s原子轨道的半径越大,形状发生明显的变化   在同一电子层上运动的电子,其自旋方向肯定不同   电负性的大小可以作为判断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尺度   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是5s1的元素,其氢氧化物不能使氢氧化铝溶解  
金属性:Na>K  非金属性:P>  1 C.金属性:Al>Mg  非金属性:O>S  
铝片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氢氧化铝溶于强碱溶液   氢氧化铝溶于强酸溶液  铝热反应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   最高价H3XO4、H2YO4、HZO4的酸性依次增强,则可判断非金属性X.<Y<Z.   NaOH、Mg(OH)2、Al(OH)3的碱性依次减弱,则Na、Mg、Al非金属性增强   已知:2HBrO4 + I2 == 2HIO4 + Br2,则可判断非金属性I.>Br  
ⅠA.元素的电负性从上到下逐渐减小,ⅦA.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上到下逐渐减小   电负性的大小可以作为衡量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尺度   氢原子中只有一个电子,故氢原子只有一个原子轨道   NaH的存在能支持可将氢元素放在ⅦA.的观点  
)有如下经验公式:K=A/n (K.为A.与n的比值)。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当A.一定时,K.值越小,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当K=0,则该元素系同一周期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   当n一定时,随着K.值增大,则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当K=l时,则该元素系过渡元素  
进行H2O和H2S的热分解实验,可确定S.、O.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根据非金属性强弱F.>Cl,可以推测沸点HF>HCl   已知2C+SiO2Si+2CO↑,说明C.的非金属性比Si强   H2SO3的酸性比H2CO3的酸性强,说明S.的非金属性比C.强  
第一电离能、电负性的周期性递变规律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电负性的大小也可以作为判断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尺度   电负性是相对的,所以没有单位   分析元素的电负性数值可以看出,金属元素的电负性较大,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较小  
根据钠和镁分别与冷水的反应情况,判断钠和镁金属性的强弱   根据氯水与溴化钠溶液的反应情况,判断氯和溴非金属性的强弱   根据HF和HCl的水溶液的酸性强弱,判断氟与氯非金属的强弱   根据Na+和K+的氧化性的强弱,判断钠和钾的金属性的强弱  
HCl的酸性强于H2S,故非金属性:Cl>S.   第ⅠA.族金属元素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仅用AlCl3、MgCl2、NaOH三种溶液,无法验证Mg、Al的金属性强弱   第ⅦA.族元素的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判断钠和镁金属性强弱   在MgCl2与AlCl3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判断镁与铝的金属性强弱   往硅酸钠溶液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判断碳酸与硅酸的酸性强弱   根据HF和HCl的水溶液的酸性强弱判断氟与氯的非金属性的强弱  
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判断钠和镁金属性强弱   在MgCl2与AlCl3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氨水,判断镁与铝的金属性强弱   硫酸与碳酸的酸性比较,判断硫与碳的非金属性强弱   Br2与I2分别与足量的H2反应的难易,判断溴与碘的非金属活动性强  
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判断钠和镁金属性强弱   比较Mg(OH)2与Al(OH)3 的碱性强弱,判断镁与铝的金属性强弱   往硅酸钠溶液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判断碳酸与硅酸的酸性强弱   根据HF和HCl的水溶液的酸性强弱判断氟与氯的非金属性的强弱  
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   周期表中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   电负性越大,金属性越强   电负性越小,非金属性越强  
HCl的酸性强于H2S,故非金属性Cl>S   ⅠA族金属元素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仅用AlCl3、MgCl2、NaOH三种溶液,无法验证Mg、Al的金属性强弱   ⅦA族元素的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亚硫酸的酸性大于碳酸,故硫的非金属性大于碳   碳酸的酸性大于次氯酸,故碳的非金属性大于氯   硝酸的酸性大于硅酸,故氮的非金属性大于硅   氢氟酸的酸性大于氢氯酸,故氟的非金属性大于氯  
电负性用来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力的大小   电负性是以氟为4.0、锂为1.0作为标准的相对值   元素电负性越小,元素非金属性越强  元素电负性越大,元素非金属性越强  

热门试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