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首次能量选用250J 最大的除颤能量为360J 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室颤,除颤易于成功 如室颤为细颤,可给予肾上腺素,使之变为粗颤再行电除颤 对除颤无反应的患者,可考虑应用溴苄胺
电击时,医务人员不得与患者接触 电击电流为200~400J 一块电极置于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另一块置于心尖部位 只能电除颤一次 直流电除颤
电击除颤是治疗室颤的最有效手段,除颤越早越好,应争取在2分钟内进行 对于细颤型室颤者,应先进行心脏按压、氧疗及药物等处理,使之变为粗颤,再进行电击,以提高成功率 电极板的位置要准确,并与患者的皮肤密切接触,保证导电良好 成人首次电击应选择200J,不成功时可重复相同能量水平或提高到360J 开胸除颤时,除颤能量一般为5~10J
连续以更高级别的能量进行电除颤2次 连续以更高级别的能量进行电除颤3次 连续以同样级别的能量进行电除颤3次 连续以同样级别的能量进行电除颤2次 进行2分钟心肺复苏后再次电除颤
同步电除颤 , 200J 非同步电除颤 200J 非同步电除颤 360J 非同步电除颤 300J
一次不成功可以加大能量再次除颤 除颤过程中应监测除颤效果 电极板上涂导电糊 明确为室颤时进行同步模式除颤 应争取在2分钟内进行除颤
除颤前详细检查 电极位置正确 任何人不得接触患者及病床 细颤型室颤者,电击可提高成功率 开胸除颤时,电极直接放在心脏前后壁
必须在心电监测下进行 不能反复多次电除颤 首先需静脉推注安定 非同步电除颤 电击能量一般<200J
首次电除颤电能为 220J, 第二次可加至 300J, 第三次可加至 360J, 小儿胸外电除颤电能为2J/kg 首次电除颤电能为 200J, 第二次可加至 250J, 最大可加至 320J, 小儿胸外电除颤电能为 kg 首次电除颤电能为 200J, 第二次可加至 200~300J, 第三次可加至 360J, 小儿胸外电除颤电能为 2J/kg 首次电除颤电能为 220J, 第二次可加至 200~300J, 第三次可加至 360J, 小儿胸外电除颤电能为 kg 首次电除颤电能为 220J, 第二次可加至 250J, 第三次可加至 360J, 小儿胸外电除颤电能为2J/kg
室细颤、粗颤,电除颤效果都好 除颤是治疗室颤的唯一有效方法 除颤的电能愈大愈好,所以首次即用360J 首次除颤未成功,紧接着反复除颤 交流电除颤优于直流电除颤
首次电除颤电能为220J,第二次可加至300J,第三次可加至360J,小儿胸外电除颤电能为2J/kg 首次电除颤电能为200J,第二次可加至250J,最大可加至320J,小儿胸外电除颤电能为2.5J/kg 首次电除颤电能为200J,第二次可加至200~300J,第三次可加至360J,小儿胸外电除颤电能为2J/kg 首次电除颤电能为220J,第二次可加至200~300J,第三次可加至360J,小儿胸外电除颤电能为2.5J/kg 首次电除颤电能为220J,第二次可加至250J,第三次可加至360J,小儿胸外电除颤电能为2J/kg
首次电除颤电能为250J,第二次可加至300J,第三次可加至360J,小儿胸外电除颤电能为2J/kg 首次电除颤电能为200J,第二次可加至250J,最大可加至320J,小儿胸外电除颤电能为2.5J/kg 首次电除颤电能为200J,第二次可加至200~300J,第三次可加至360J,小儿胸外电除颤电能为2J/kg 首次电除颤电能为280J,第二次可加至300J,第三次可加至360J,小儿胸外电除颤电能为2.5J/kg 首次电除颤电能为250J,第二次可加至250J,第三次可加至360J,小儿胸外电除颤电能为2J/kg
电击除颤是治疗室颤的最有效手段,除颤越早越好,应争取在2分钟内进行 对于细颤型室颤者,应先进行心脏按压、氧疗及药物等处理,使之变为粗颤,再进行电击,以提高成功率 电极板的位置要准确,并与患者的皮肤密切接触,保证导电良好 成人首次电击应选择200J,不成功时可重复相同能量水平或提高到360J 开胸除颤时,除颤能量一般为5~10J
接通电源——安放电极——分析心律——充电——电击除颤 安放电极——接通电源——分析心律——电击除颤 安放电极——接通电源——分析心律——充电——电击除颤 接通电源——安放电极——分析心律——电击除颤 安放电极——分析心律——接通电源——电击除颤
心脏骤停最常见和最初发生的心律失常是心室颤动 电除颤是终止心室颤动最有效的方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成功除颤的机会迅速下降 电除颤也可使心脏停搏与无脉性电活动患者获益 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证实,早期电除颤是挽救患者生命最关键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