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题卡 > 所有题目 > 题目详情

当生成的胶质体很薄时,测定的频率为( )。

查看本题答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气体从胶质体中析出时产生的膨胀压力大  胶质体透气性强  产生的胶质体易流动  煤的固化、软化温度区间大  
测定胶质体膨胀度和透气度的方法,如鲁尔膨胀计法、小型膨胀压力炉法、测定胶质层指数的体积曲线、气体流动法  测定胶质体量的方法,如胶质层指数测定法  用胶质层特性温度来反映煤塑性的方法  根据焦炭形状来判别的方法,如坩埚膨胀序数法、格金焦型  
液体产物足够多,能将固体粒子表面湿润,并将粒子间的空隙填满  胶质体应具有足够大的流动性和较宽的温度间隔  胶质体应具有一定黏度,有一定的气体生成量,能产生膨胀  黏结性不同的煤粒应在空间不均匀分布  
以一定质量的试验煤样和一定质量的专用无烟煤混合均匀,在干馏过程中煤样生成的胶质体将无烟煤粘结在一起,然后用转鼓试验来测定焦煤的耐磨强度,以此来判定煤样的粘结能力。  在恒压的条件下对装入煤杯中的煤样从下部单侧加热,形成一系列的等温层面,温度自下而上递减,形成了半焦层、胶质体层和未软化的煤样层。用探针按规定测出胶质体最大厚度,绘出体积曲线。  测定采用弱还原气氛下的角锥法:将煤灰制成一定尺寸的三角锥,以一定的升温速度加热,观察灰锥在受热过程中的形态变化,观测并记录它的四个特征熔融温度:变形温度、软化温度、半球温度、流动温度  将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和标准煤样,经哈氏可磨性指数测定仪研磨后在规定条件下筛分,称量筛上煤样的质量。HGI在50到60之间时,属于较易磨煤  
数量  质量  温度  数量和性质  
数量  质量  温度  数量和性质  
胶质体具有“温度间隔”  胶质体具有流动性  胶质体具有膨胀性  胶质体具有侵润性  
干燥预热阶段  分解生成胶质体阶段  胶质体固化形成半焦阶段  半焦转为焦炭阶段  
生成胶质体  析出焦油  半焦转为焦炭  半焦收缩  
干燥和预热  分解生成胶质体  胶质体固化形成半焦  半焦转为焦炭  
200-500℃  300-600℃  400-700℃  

热门试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