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跳桌的基座尺寸为400mm*400mm*690mm 捣棒直径为(20±0.5)mm,长度约为200mm 天平量程不小于1000g,分度值不大于1g 试验时,水泥试样、拌合用水、仪器、用具的温度与试验室温度相同 试模由截锥圆模和模套组成
182.5mm 183.0mm 182mm 试验无效
胶砂分二层装入试模 装入第一层后要振实60次 胶砂一次装满试模 振实后应用直尺刮平
如跳桌在24h内未被使用,先空跳一个周期25次 胶砂要分两次装入试模 跳桌的跳动频率为每分钟30次 流动度试验应在6分钟内结束
将拌好的胶砂装模开头到测量集中直径完毕 将圆模提起开头到测量集中直径完毕 从胶砂拌和开头到测量集中直径完毕 从跳桌跳动完毕到测量集中直径完毕
采用ISO法制备试件测定水泥胶砂强度时不需要检测胶砂流动度 对于需水量较大的水泥进行胶砂强度检验时,应确定其胶砂流动度不小于180mm 需水量较大的水泥有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复合水泥和掺火山灰质混合材的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等 若水泥胶砂流动度小于180mm,须以0.01倍数递增的方法将水灰比调整至满足要求,才能进行胶砂强度试验
按《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测定试验胶砂和对比胶砂的流动度 对比胶砂的水泥:砂:水=250:750:120,试验胶砂的水泥:粉煤灰:砂=175:75:750 试验胶砂的加水量根据流动度是否达到(145mm~155mm)来确定 粉煤灰的需水量比=(对比胶砂的需水量/试验胶砂的需水量)×100%
跳桌2d内未使用,先空跳一个周期25次 胶砂应分两层装入试模 第一层装至试模高度的约1/2处 装第二层胶砂时,应装至高出试模约20mm
水泥的选择没有特殊要求 砂应选择用水泥强度检验用的标准砂 掺外加剂胶砂流动度为( 180±5) mm时的用水量与基准胶砂流动度( 180± 5)mm时的用水量的比值就是减水率的大小 基准胶砂流动度达到 182mm那么掺外加剂的流动度需符合( 182±5) mm的要求 搅拌好的胶砂分两次装入模内,第一次装至截锥圆模的三分之二处,第二层胶砂,装至高出截锥圆模 20mm
跳桌在24h内未被使用,先空跳一个周期 将拌制好的胶砂分两层迅速装人试模,第一次装至截锥圆模高度二分之一处 胶砂第一次装入截锥圆模后,用小刀在相互垂直两个方向各划5次,用捣棒由边缘至中心均匀捣压10次 第一层捣至胶砂高度的二分之一,第二层捣实不超过已捣实底层面层 捣压完毕,取下模套,将小刀倾斜,从中间向边缘分两次以近垂直角度抹去高出截锥圆模的胶砂
应将拌好的胶砂分三层迅速装入试模; 应将拌好的胶砂分两层迅速装入试模; 捣压完毕,将截锥圆模垂直向上轻轻提起。立刻开动跳桌,以每秒钟一次的频率,在25s±1s内完成25次跳动; 捣压完毕,将截锥圆模垂直向上轻轻提起。立刻开动跳桌,以每秒钟一次的频率,在60s±1s内完成60次跳动。
胶砂底面最大扩散直径 胶砂底面最小扩散直径 胶砂底面最大扩散直径与最小扩散直径的平均值 胶砂底面最大扩散直径与其垂直方向直径的平均值
如跳桌在48h内未被使用,先空跳一个周期25次 将拌好的胶砂分三层迅速装入试模 第一层装至截锥圆模高度约三分之二处 开动跳桌后,以每秒钟一次的频率,在25s±1s内完成25次跳动 流动度试验,从胶砂加水开始到测量扩散直径结束,就在8min内完成
应将拌好的胶砂分三层迅速装入试模 应将拌好的胶砂分两层迅速装入试模 捣压完毕,将截锥圆模垂直向上轻轻提起.立刻开动跳桌,以每秒钟一次的频率,在30s1内完成30次跳动 捣压完毕,将截锥圆模垂直向上轻轻提起.立刻开动跳桌,以每秒钟一次的频率,在2551内完成25次跳动